首页 >> 常见问题

宜阳一高

2024-03-11 常见问题 1 作者:网友投稿

宜阳一高

阳一中新址,位于城北。校园占地几百亩,阔大平整,高楼林立,花树丰茂,学子数千。但是,有谁还记得五、六十年代的老一中?它虽被淹没在历史的风尘里,但它却永远行走在我的梦里头,沉淀在我的记忆中。

那时,父亲在宜阳一中工作,我就在那个校园里长大。戏闹玩耍,启蒙读书,它已融入我的生命,何止难忘,竟是魂牵梦萦。

巍巍苍苍的锦屏山嶙峋巨壁,它以巨大的气势,把三里长的宜阳古城挟裹在它的腋下。古城墙绕城而建,留有东、西、南,北城门供人进出。踏城往西,走到古老的小南门,与小南门遥遥相对的,是一座门面向南的庙院建筑。它是县城古老的文庙,所谓文庙,即为古人读书的地方。

1934年,正值国难民贫,宜阳教育界的先驱们在旧文庙里,催生了宜阳现代教育的第一朵奇葩---宜阳县立师范。1937年,附设初中部。1948年中学教育初具规范,遂更名“宜阳县初级中学”。解放后再次改名为“宜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部转为完中,即“宜阳县第一中学”。但学校依然居址文庙。我的记忆也是始于此时。

大,门向南开,依偎洛河水,面对锦屏山。果然占尽好风水。踏上青石条铺成的台阶,推开“吱扭”一响的古老又沉重大门,迎面一堵高墙横旦眼前。这高墙也叫做“影背墙”。中国风水讲究宜藏不宜露,院不能直对大门,需有高墙挡阻,来消凶化吉。当然这是古俗,更是文庙的格局。进入大门右侧就是传达室。传达室有一个叫李进才的老校工,他管大门所有人的进出。但他主要还是敲那上下课作息的钟声。那时候一中教师的孩子很喜欢他,我们都叫他“叔”。

进入

中央有一不大但很清静的水池,池里小鱼游动,荷花点缀水中。水池紧邻一条砖铺小道,跨过小道是耸立院中的三间高大房屋。说它高大,只是唯它高出地面,踏上几个台阶才能进入屋中而已。台阶两侧的花池里,种植着几棵石榴树,常青树。花开的季节,芰荷亭亭,榴花似火,显得娇艳漂亮,引人注目。它是学校历任校长办公兼住室的地方。我记忆中马文中、宋光辉校长,石年书记......就先后居住在此。至今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宋校长黑黑的脸庞,操着满口听不懂的山西话。当时他还兼着宜阳的教育局长。马文中校长,清瘦高挑,面目和善可亲。石年书记,带着安徽南方人的气质,总是脚穿皮鞋,配着一身干干净净衣服,生活上挺讲究的。

紧挨这房

的侧,座落着大小一样两座房子。西边一座是全校工作人员的会议室,东边一座是实验室。跨过校长办公室往后有一个较大的场地,场地的北面,文庙那古老、雄伟的大殿,耸立正中。但已改成学生宿舍,实为可惜。全校的大部分男同学都住宿其中。

大场地的西侧,一排房是当时的教导处,那是我父亲工作的地方。在一个墙角放了一张床,他有时候在那里休息。星期天,空闲时间我也经常过去玩耍。场地的东侧三间房屋与教导处遥遥相对。当时是个图书馆,其实也只能称得上是个图书室。地方狭小,书架简陋。它是供全校学生业余看书的地方。环境虽简,氛围却幽静。经常有学生在那里翻看,借阅着各种书籍。虽然人来人往,却都脚步悄悄,话语轻轻。那时我上三、四年级,父亲经常让我去看书。当时没有现在的儿童书,只有革命小说,如《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飘飘》等。但我读起来仍然如饥似渴,爱不释手。这就是我至今一直喜欢看书的端源。

我永远感谢我

,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曾启蒙过我的那狭小简陋的图书室。

在教导处和图书室的前面各有一排梧桐树,笔直的树干,嫩绿的树叶丛里,结满了成串的梧桐籽,粉黄相间分外好看。教导处与图书室的后面,各有一排鸽子笼一样的房间,那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兼住室。当时我较小,还不知道老师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只觉得他们一个人一个住室,挺美的。但有一年让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那就是惊天动地的“反右”运动。突然有一天,有些老师的门上贴满了大字报,还挂着白旗。其中马文中校长也没有幸免。还有那些平时老是逗我玩儿的老师们,见我也是低着头,我好害怕呀!有一个老师叫楚子中,寻村人,当时是教导主任。他矮矮的个子,戴个厚厚的近视镜。因为他比我父亲年长,我也给他叫“伯伯”。那段时间他精神萎靡,眼睛总是红红的、肿肿的,像是整日在哭。不几天就听说他死了,是自杀的。他是把一个金戒子吞下去坠死的。那一年我啥也不懂,只知道这个伯伯死了,只记得他的门上也挂满了白旗。这个凄惨的故事伴随着历史的风尘早已远去,不知有几人还知道,不知几人还记起?他要是象马文中校长一样经受风雷,坚持下来一直到平反,该多好啊。但他没有,他忍受不了那人格的侮辱和整日的批斗,他却死了。哎!他活着可能近百岁了。

整个校园占用老文庙部分,是布局方方正正,古旧又合理。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图书馆,教师住室,大殿中的学生寝室,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座昔日的文庙,它承载了过去古人读书吟诗,又承担了新中国的学子学习新文化,延续中国历史的重任。它为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立下了功劳。跨过大殿,是解放后学校扩大,所建的三排教室。当时初中部在前两排,高中部在最后一排。在教学区域里,十多棵桃树、梨树,还有一种梨、苹果嫁接的果树郁郁葱葱。当春暖花开的季节,它花开似娇阳,浓香醉人。当秋至果熟的时候,个个硕大吊枝,伸手欲摸,但竟无一学生采摘。一个个十几岁的孩子那时竟不闻果香,不越规矩,今却无有啊!

那时我在学校搭伙

我也不断的和父亲一起,到西南角的老师伙房吃饭。炊事员祁师傅,水兑人。他小小的个子,干净利落,乐观健谈。一个人做几十个人的饭不觉累。当时学生都是学的俄语。他跟着俄语老师学了几句,所以会经常用不标准的俄语和老师们“问好”、“再见”,常常引得老师们哈哈大笑。

后来我又去学生伙上吃饭。学生食堂在学校的最后边,也就是学校的东北角。当时最大的建筑“学校大礼堂”紧邻食堂,供学生聚会听报告,也是学生吃饭的主要场地。几口大锅一并排放在礼堂里,到点开饭时,两个做饭师傅用木制的大桶把饭抬进礼堂,又上来一个师傅帮忙,“咕咚”一声,倒进大锅里。而后学生排着队,一个挨一个,弯着腰让师傅把饭盛到碗里。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蹲在地上,喝着由玉米面、白萝卜条掺和在一起、再撒把盐的稀饭。手拿着从家里背来的干馍,呼呼噜噜地吃着、嬉笑着,充满了那个时代人的单纯、幼稚和天真。

六零年时天大旱,全国饥荒大灾,老师就带学生到山上摘野果橡子充饥。父亲告诉我,有一次下雨,学生们去一窑洞避雨,窑塌还砸死一个学生呢,当时也是个不小的事件哪。我至今还记得父亲那一副痛心的样子。

六一年,国家为了减轻负担,我们全家被赶回了农村,成了彻底的农村人。但我时刻想念我曾生活过的地方。一九六五年,我从乡下老家考上了一中的高中部,又回到了一中大院。当时那高兴、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在学校里,尊敬的李洪圃老校长及各科任课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那是段快乐的日子。

光阴似箭,时光已逝。后来学校南边文庙大门关封,古老的院庭,移别它用。学校大门改到北边,就是现在的实验一中大门。隔一条马路,是学校的大操场,即现在的西街学校所在地。我们当年在那里上体育课,跑早操,学骑自行车......时间的痕迹,留下了我们一串串年轻身影。

很长时间了,只有那个大礼堂一直在学校耸立着。可能只有它在诉说着学校的历史。那时一中面积不大,房屋简陋,但它却完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使命。除了它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还有那和父亲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事、副校长杜士俊,教导主任常元斋,同事老师张贵远、郭文娥、苗书延、李殿卿、楚堂、楚庚侥、王兴汉、谷留定、张广武等等老师。我现在还能想起他们的模样。

老文庙文脉不断,这些老师为五十年代宜阳的教育奉献了青春,传递了能量。当时一中捷报频传,成绩突出,为高校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经世济民学子。他们是我们的先辈。虽然一中的校志未一一把他们载入史册,但我记得他们,他们永远留在我的记忆的长河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一中已搬至城北,正式改名为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而那个年代的校址已面貌全非。但它,宜阳一中——我的母校,我生活成长过的地方,多年它仍令我情深不忘,深夜梦魂老是在那时的一中校园里荡悠。

浓浓的深情,清晰的记忆,一切历历在目。忍不住提笔追忆,一一写出。宜阳一中,我虽不能给你编志记册,但你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行走在我梦中。

今日,让我用点点滴滴的回忆,用朴素深情的描述,来为你,为那个年代的尘世拆封。

作者简介

高静月(网名CCJ)宜阳盐镇人。毕生执笔三尺讲台,退休于河南科技大学。现居住北京,热爱家乡,眷恋学生。自幼喜欢读书,品阅浓缩在那方寸纸张里的喜、怒、哀、乐。因为后来执教于数学,遂与文学无缘。后经朋友推荐,看到了家乡宋彩屏老师创办的“灵秀师苑”刊物,刊物之诗歌、散文,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内涵深厚,喜欢至极,激起写作之灵感。不为出名,只为养生。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朗读者简介

李淑丹,希望用我的声音带你发现世界的美好!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