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异事

高洁最后的结局

2024-02-27 奇闻异事 2 作者:网友投稿

高洁最后的结局

《归心》的结局是:岑九娘和两个儿子与高显荣重逢,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高显荣在与岑九娘重逢后,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愧疚之情。岑九娘也向他坦白了自己的心声,表示自己一直都没有忘记他。两人终于放下心中的隔阂,重新走到了一起。在这个结局中,岑九娘和高显荣两人的家庭都得以团聚,他们也重新获得了彼此的爱情。尽管他们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成功地克服了所有的困难,走到了一起。这个结局也表现出了家庭和爱情的力量,它们可以让人们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变得更加坚强和有力量。除了主角的结局之外,《归心》中还有其他角色的故事线。例如,高洁与杜君幕之间的爱情线一直是故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最终,高洁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终于和杜君幕走到了一起。此外,还有岑九娘和高显荣的父母也有着自己的故事,他们在故事的结尾也得到了圆满的结局。整个故事以岑九娘为主线,她在失去丈夫后孤独地照顾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虽然她与高显荣之间存在着一些误会和隔阂,但是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两人最终还是能够团聚在一起。这个故事呈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爱情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以及她们如何通过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克服这些障碍的过程。整个故事充满了温馨和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高虎和王芳

双合村村情简介:双合村,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村,曾用名后窑。

耕地面积658.6亩,为回汉民村。

有158户,510人,其中回民村民140人。

位于原么六桥桥南1.5公里,东为郭家台村,西为中河河西中心庄村,南为穆家台村,北为流芳台村。

2010年7月22日,双合村被批准整体撤村,根据规划,村民还迁至军粮城新市镇(二期)。

村名的由来清光绪年间,河北多数县城发生严重旱灾,骄阳似火,连月不雨,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农民食不果腹,难以维持生存,连村里的河水都几乎干涸,露出满是石头的河床。

老人饿得卧病在床,孩子饿得皮包骨头,青壮年男女整日有气无力,人们生活苦不堪言。

河北海兴县的孔氏家族难以忍受饥荒之苦,决定举家搬迁,寻找水源丰富的地方。

他们一路向北,来到了排地中河一带。

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没人开发。

孔氏家族便在此处打起窝铺,准备开发这片土地。

可饥饿的问题不能马上解决,他们便给当地其他村落的地主打短工,空闲时拾柴禾来卖。

白日里,孔家人种地干活,晚上,全体出动,翻土松地,引水灌溉。

渐渐地,将这片土地改造成一大片旱田,种起了高粱、玉米,长势很好,不仅够自己食用,还可以拿来出售,一家人开始过上富足的生活,并盖起几间土房。

不出几年,他们攒下一定的积蓄,开了一家烧青砖的窑厂。

四面八方逃荒来此的人都到窑厂打工,时间长了,工人和老家的亲人都在这里定居,形成一个村落,被称为后窑(与穆家台村的前窑相对)。

河北孟村的吴氏家族便是来后窑打工的,逃荒而来的他们被老乡孔氏一家热情接待,得以在此处定居,还得到一块专门的回民墓地安葬逝世亲人,两家相处十分和睦。

与此同时,河北黄骅县的高家也来到此地打工,在后窑站稳脚跟后,也开了属于自己的耕地,老家的亲戚窦氏一族得知后纷纷赶来投奔,就这样,村里渐渐有了孔、吴、高、窦四大姓氏。

其中,孔、高、窦为汉民,吴姓为回民,回汉两民一直和睦共处,互相尊重对方的信仰、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上百年来都过着安定自足的生活。

1950年建立行政村,经村民商议,为了纪念回汉两民族共同建村,同时也取中国人素来喜欢好事成双的彩头,定名为双合村。

讲述人:高儒彬,72岁整理人:聂文斐第一任村支书张金英(约1925—2003年)原是河北黄骅人。

其父亲在地主家扛活,任劳任怨,但仍然经常遭到地主的挑剔甚至打骂,受了很多苦。

张金英从小看在眼里,立志长大要替父亲出这口气。

20几岁时,张金英主动参加解放军部队,父母虽舍不得,再三挽留,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去参了军。

加入部队没多久,收到上级组织安排,张金英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这事儿,张金英没敢和家里透露。

就在张金英去朝鲜几天后,父亲的病情忽然严重起来,撑了几天,没等到儿子,最终离开了人世。

此后又大闹旱灾饥荒,张金英的母亲只能带着留在家里的三个儿子投奔亲戚,在今金桥街双合村定居下来。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金英回到黄骅老家,听左邻右舍你一言我一语,才知道父亲的死讯、母亲和兄弟们的逃难,当天便赶往双合村,终于和家人团聚。

1961年,村里选举党支部书记,张金英因为在部队时已经入党,是双合村第一个党员,人又能干,被推举为第一任村支书。

讲述人:高儒彬,72岁 整理人:李 芸城里来的小青年1968年,全国各地响应党中央“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大规模开展上山下乡运动,大批城镇中学生被派往农村。

紧接着1969年,“备战、备荒、为人民”,战备疏散迅速波及大江南北,大中城市人口被疏散到各地农村。

在此期间,天津市有不少中学生连同父母被安排在双合村。

村民只记得,城里来了一批又一批小青年,到底因为啥,谁也记不真切、说不明白。

其中有个十五六岁的男学生,叫王三星。

王三星的爸爸以前在天津市某家企业上班,妈妈也有正式工作,还有两个弟弟,也不过十岁。

王三星在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好学上进,家里都指着三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没想到,赶上政策变动,一家五口被遣送到此地。

村里给他们一家盖了三间房子,几件家具简简单单,也算够用。

爸妈身体本来就不好,由于营养跟不上,心情也不舒畅,病情愈发严重起来,于是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在了三星一个人身上。

三星脑子活,手又巧,学啥像啥,村里大叔下地干活带着三星,三星在旁边看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

村民们没有一个不喜欢三星的,都夸他踏实肯干。

王三星每天鸡鸣起床,就到地里干农活,中午回来帮忙做饭,接着又是一下午的农活。

没过个把月,原先细皮嫩肉的身子晒得黝黑健壮,手上起了茧子。

妈妈有一次无意摸到了三星的手,抱着儿子哭了起来。

晚上家人都睡下了,王三星便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半天。

这是临走时急急忙忙带过来的,只带了这么一本,早已翻得破旧不堪。

两个弟弟年幼不懂事,吃不饱饭就在饭桌上哭闹,王三星总是把自己碗里的拨给两个弟弟。

一日,王三星在地里干活,忽然晕了过去。

还好被村里刘大叔看到,赶忙把三星背回家,等三星醒了,才知道是饿晕的。

刘大叔二话不说,从家端来一碗面条给他吃。

之后,刘大叔、刘大婶总会时常给三星吃的。

王三星也常常到刘大叔家,教刘大叔的小儿子认字。

两家人越来越熟,刘家把三星当儿子看待。

还有一个19岁的城里姑娘,叫王芳。

刚来村里时,身体吃不消,当夜生了一场大病。

同屋的另一个姑娘吓傻了,大半夜咚咚咚地敲醒隔壁老高家的房门。

自此,高虎经常抢着帮王芳干活。

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饺子、馒头,也总惦记着给王芳送一些过去。

王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过了两年,两人关系越来越好,高虎和王芳提了亲事,王芳说写信问问父母。

父母起初总盼着女儿回城嫁人,便不同意,但是王芳一直不放弃,经常写信给父母说高虎对自己的好。

渐渐地,父母被感动,终于答应了婚事。

70年代末,国家开始允许下乡的青年返城,并妥善安置知青回城就业问题。

王三星一家也开始准备返城事宜,家里能用的东西都送给了乡亲。

刘大叔、刘大婶特地来送三星一家。

临走的时候,刘大叔抓了一把土包在手绢里,送给三星,攥着三星的手,“三星,不要忘了双合村,这儿也是你的家。

有空常回来看看。

”而王芳则永远留在了双合村。

讲述人:高儒彬,72岁 整理人:李 芸村办企业的喜与忧20世纪70年代,双合村迎来一批天津城里的下放户,他们原来都在市里的工厂做技术员,此番来到村里,看村民们单纯靠天吃饭,难免遇自然灾害时会挨饿,便想帮助村里建集体企业,让大家的收入能够稳定起来。

村干部开会商量后,大家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下放户中有一名于技术员最为热心,他领着村民去城里的工厂一一考察,多番衡量之下,决定在村里建立螺丝厂。

凭借以前掌握的人脉,于技术员为螺丝厂找到了很多客户,厂子效益很好,来做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人是厂里的工人。

1984年年底分红,职工每人分得800元的红利,这在当时来说足以让一个家庭为之欢呼雀跃,过个好年。

看着螺丝厂效益蒸蒸日上,于技术员又建议村干部组织女性劳动力开一家缝纫厂。

女性干农活并不占优势,但心灵手巧的她们却能给缝纫厂带来发展。

渐渐地,几乎全村的女性都不种地了,全部成为厂里的女工,她们干起针线活来干净利落,效率高,质量也高,产品远销全国。

有了螺丝厂和缝纫厂的经验,看着天津工业日益蓬勃发展,于技术员又想紧跟时代步伐,帮村民建立化工厂。

可这次他并没得到全体村民的一致支持。

一部分村民已经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意识到自从种地时使用了化肥农药,八月十五时,螃蟹朝着门灯方向满地爬的盛景就不再了。

20世纪60年代时,天津市里工厂的污水排过来,污染了水源,人们也不敢喝中河水了,纷纷打井取水。

水稻在污水的滋润下长得十分茂盛,可为了饱腹,大家也只能吃污水水稻。

但拥有环保意识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更看重化工厂能够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厂子终究还是建了起来。

此时,村里的壮劳力都成了厂子的工人,只剩一些老弱病残继续务农,为了保证庄稼的产量,工人们只得趁着早上和晚上在地里耕作。

可看着年收入的增加,大家并不抱怨,而且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身为村长的高儒彬与其他几个村民合作,办起了自己的螺丝厂。

因为有从前管理集体企业的经验,高儒彬重新利用以前的客户群和工人,厂子办得有声有色,普通工人一个月都能拿到600块工资。

厂子的任何事情,他都事必躬亲,常常亲自去城里拉客户,进材料。

一次,高儒彬结识了一名台湾省客户,这个客户在天津开了一家有几千员工的大企业,全市300多个公司都在为其公司产品提供配件。

因为低廉的价格与过硬的产品质量,台湾客户选择了高儒彬厂子的螺丝,这让他感到十分开心,以为拉到了一笔大订单,回厂后就紧锣密鼓地安排起生产任务,工人听后也都干劲十足,白天黑夜两班倒。

可交货的时候,台湾客户的公司竟然人去楼空,150万的货款就这样打了水漂儿,高儒彬的厂子遭受沉重打击,资金难以流转,被迫关门。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台商逃到了美国,因为贿赂政府官员,东窗事发,资产全被冻结,为他提供配件的300家企业都没能追回货款,并不只螺丝厂一家。

这个变化过程中,遇到过环境污染,也遭受过诈骗。

尽管如此,这些企业还是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为村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讲述人:高儒彬,72岁整理人:聂文斐。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