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见问题

万户飞天

2023-12-27 常见问题 3 作者:网友投稿

万户飞天

形容特别多的人家飞黄腾达。

万户飞天英文介绍ppt

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航天飞船,于莫斯科时间9时7分发射,在最大高度为310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29分,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

第一次发布有关太空飞行的正式报道时,莫斯科电台的一名广播员激动地说:“苏联已成功地将人类送入太空。”通告重播3次。据塔斯社报道,加加林在他历史性的太空飞行中说的唯一的一句话是:“飞行在正常进行,我很好。”

这次航天飞行使27岁的空军少校加加林驰名全球,他不仅荣膺列宁勋章,还被授予苏联英雄和苏联航天员称号,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为他建立纪念碑。

太空旅行从来不是一件易事,理论上来说,它并不是简单地坐着火箭或者飞船飞到地球以外,它本身是技术高度集成、系统高度复杂的重大科技工程,其中涉及到通信和数据的传输、火箭载荷以及轨道控制等等。

自1961年人类踏上太空这个神秘的区域,时间的齿轮已经走过了58年。尽管全世界已经有500多名航天员完成了太空飞行,但相对于庞大的地球人口基数来说,迈出地球的冒险者们仍然只是沧海一粟。

苏联解体,NASA也停止大手大脚花钱了,在当年的阿波罗计划中,截至1973年NASA总共投入了254亿美元。按照购买力折算成当前的币值,则高达2060亿美元。不过,历史遗留问题倒是给了私人太空旅游开始的机会。苏联解体之后,政府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研发费用、场地租赁,处处都要花钱的俄罗斯政府决定向民间筹款,报酬就是有偿飞一趟外太空。

第一位在俄国吃螃蟹的人是美国人,2001年,美国富商、科学家丹尼斯·安东尼·蒂托花了将近2000万美元体验了太空八日游,当时的丹尼斯在国家空间站溜了一圈。从2001年至今,已经有7位游客自掏腰包进入太空旅游观光。这些人里面男女老少皆有,从29岁到60岁,从企业家、工程师到互联网巨头……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人都很有钱。看了这高的让人咂舌的费用,普通人也只有艳羡的份了!

丹尼斯·安东尼·蒂托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对浩瀚的天空产生了无限遐想,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世界其他民族也有相关的神话故事及文学艺术作品。说到人类的太空梦,不能不提一位先人,那就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在流传的“万户飞天”。

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2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中国人——明朝的“万户”,在中国科学史上被称为“第一个试图坐火箭上天的人”、“喷射飞机的始祖”。但其生平籍贯长期不得而知,较为流传的版本是有位万户(官名)叫陶成道,是浙江金华人。他饱读诗书,但并不热衷名,反而喜欢研究火器,后来投在朱元璋麾下,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晚年的陶成道想利用火箭的巨大推力,将自己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他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万户究竟是谁?他是陶成道的说法至今并无文献可考,更多的是一种民间传说。而以下几本书中均提到了“万户飞天”的故事,并对他的身世之谜有了一定的解答。

刘仙洲在其1962年出版的《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中曾述及在基姆(Herbert S. Zim)所著的《火箭与喷射》(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描述了这个故事:“约当十四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WAN HOO,他在一个座椅背后,装上47个当时他可能买到的最大的火箭,他把自己捆在椅子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如图),然后让他的仆人用火同时把这47个火箭点燃。他的目的是想借着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必须提一下万虎的事迹。如果记载正确的话,这位快要活到十五世纪的中国绅士和学者,是一位实验火箭的专员。让我们把万虎评价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个人。他先是制得两个大风筝,并排安放,并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他在构架上绑上47支他能买到的最大的火箭。当一切就绪后,万虎坐在椅子上,并命其仆人们手持火把。这些助手们按口令用火把点燃所有47支火箭。随即发出轰鸣,并喷出一股火焰。实验家万虎却在这阵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这种首次进行火箭飞行的尝试没有成功。”根据基姆的上述描述,可以设想,这位名为万虎的明初的中国火箭实验家,必定是把他所涉及的这种火箭飞行器置于山坡上,想靠47支大火箭的推力拔地而起,再借大风筝的浮力在空中短期滑翔。这是一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基姆称他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苏联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和西亚列夫称他是“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还是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太空中区的幻想者。”基姆称他为“第一个企图使用火箭作运输工具的人”,“第一个企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刘仙洲继而写道:“这是一个已经记载在外国人所写的书上,并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发明故事,在我国书上还始终没有找到。这位WAN HOO先生的中文名字是什么,我始终也没有找到。我曾经推想他或者姓‘万’或者姓‘完’,但只是乱猜一阵,毫无结果。……也许基姆参考的那个手抄本是记载的官名,他误把他当做姓名了。”

在刘仙洲的书出版之后25年,潘吉星在其著《中国火箭技术史稿》 中就WAN HOO的发明一事也写道:“WAN HOO是谁难以肯定。……WAN可能是‘万’姓,在没有找到中文原名前,姑且音译为万虎……基姆的史料可能来自中文手抄本,由汉学家代译,也可能是其他来源。”

WAN HOO确有其人,其名不是“万虎”,而是万户,是个回族炮手。据《元史▪英宗本纪二》载:“[至治三年春正月]壬子,建诸王驿于京师;遣回回炮手万户赴汝宁、新蔡,遵世祖旧制教习炮法”。

“汝宁”今河南汝南,它和新蔡均在河南省东南部。英宗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可见,万户其人活跃于十四世纪上半叶。基姆猜测他“约当十四世纪末”,虽不准确,但也八九不离十。《元史▪英宗本纪》 未述及万户的具体发明,但其记述,确记有万户其人,且是个炮手。这个炮手试图让人坐椅子飞天,大概不会是子虚乌有的事了。万户的发明,可称科学史上一大事。尤其在今日,人类上天登月愿望已实现之时,就不能不想起万户其人。据说,月球上有一个环形山,即以万户之名命名。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万户飞天的故事也在民间世代相传,近现代以来,“万户飞天”被叙述成一个充满了牺牲精神与悲壮情怀的故事。人们忽略其非理性的内容,而感叹其大无畏的气魄,这气魄激励着中国人刚健的意志,即使是普通人,也会为之动容。

壁画《万户飞天》是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生为香港城市大学创作的两幅壁画之一。《万户飞天》的创作并没有把崇高美建立在直面人生,客观揭示现实矛盾的基础上,也没有遵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选取飞天过程中的某一个瞬间,以模特写生为基础,展现万户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者直接描写现实惨烈的场景。而是以浪漫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张着双臂、在宇宙间自由驰骋的形象,来象征意志的力量与情感的激越。

美国著名的探索频道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历来以尝试各种疯狂实验而闻名。节目制作人员曾经复制了万户的飞行座椅来进行发射实验。当烟花引燃后,座椅还未离开发射台便已爆炸,捆在座椅上的仿真人体模型被烧的惨不忍睹。他们也尝试用新型的火箭推进器来代替古老的烟花进行实验,但是很难让座椅离开地面甚至一公分。实验证明,利用捆绑在座椅上的小型火箭推进器是根本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力来使座椅升空的,更不用说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了。

现在的太空旅行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克里斯·梅森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从基因表达中看到的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一旦人体进入太空,会出现各种变化,像烟花一样在‘爆炸’,通过这项研究,已经看到成千上万的基因如何被改变了打开和关闭方式。”

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