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卦娱乐

作家李娟父亲

2023-12-17 八卦娱乐 3 作者:网友投稿

作家李娟父亲

沙吾列是血魔社区领袖墨瑟的小儿子,也是血魔社区未来的接班人。沙吾列与父亲墨瑟一样,拥有雄才伟略,野心非常大,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牺牲任何东西或人。

墨瑟从小培训沙吾列,教他武功和各种拳法和刀法,沙吾列也非常争气全部学会,长大后练就一身本领。

李娟

李娟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除了大一时跟着学校的希望工程项目在湖北农村待过十几天,乡村于她很陌生,更别说下地干活。想不到,有一天她会从堆肥、种菜开始,建起城市里的稻田、水塘和菜地,带领一帮城里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开创出一片食物森林。

2019年,李娟在台湾新竹市第一次见到城市街角的食物森林,既有果树、花草又有农田、菜畦,高低错落设计,如桃花源般美好,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劳动、休憩,举办活动。小小一片地,既有产出又凝聚人心,“普通的城市人能不能也过上这样的生活”?李娟意识到,作为一个远离土地和自然的城市人,她的内心渴望这样的生活。“城市需要人去修复,食物森林是和谐社会特别好的抓手”。

从来都是说干就干,不等着谁来带领,李娟笑说自己是责任在肩的老党员,内心有很强的驱动力,想在天津市打造一个小小的都市田园。2020年,她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在津南体育公园落实了一亩地。于是她邀请志同道合的伙伴创办了公益机构“绿屏自然,从0开始,建起双新食物森林,从设计到施工到运营,就如沙漠绿洲一样,双新食物森林慰藉着城市里渴望自然的人们。在天津封控期间,还通过多个微信群,教授大家在家种菜的技巧,不只让天津市民免于抢菜的苦恼,更重要的是安顿了变动无常中的人心,用生命疗愈生命。

双新食物森林导览图

和城市公园不一样

食物森林要造出健康的土壤

李娟说,天津是座缺水的城市,淡水资源稀缺。她从小喝的是咸水,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甜甜的滦河水,目前天津人喝的都是黄河水。天津是工业城市,尽管有乡村,但市民的农产品都依赖外省运送。从小到大的印象中,植物生长和作物成长的场景,离生活很遥远。

因为家人生病,2018年,李娟开始找寻健康的食物,在天津和北京周边,找到了一些有机农场,和一群不用化肥农药污染土地的新农夫。她逐渐意识到健康的人类需要健康的食物,而健康的食物来自健康的土地。

2019年,她两次前往台湾,第一次看到了食物森林,就迷上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第二次,直接学习朴门永续设计课程,花15天拿到了朴门永续设计师(初级)的资格。她发现,谈了多年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做起,从种植做起。从事农业或者动手的工作,人的手、脑、心,都能得到锻炼,“让人回归于人”。这种锻炼,正是高楼大厦里的人亟需的。

自然教育的经典书籍《林间最后的小孩》说到,现在的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患上了“自然缺失症”,李娟觉得,城市里的大人也或多或少患有“自然缺失症”。家门口的农园,可以让城市人从手到心得参与进来,还能提高城市生活的韧性。

2020年4月疫情初战告捷时,津南体育公园的地块正式落实,由于时间很紧,她立即请烟台大学的刘芳超副教授团队共同设计了食物森林的方案初稿并出具了施工图,终于保证了在6月中旬正式启动。启动会上她邀请了北京盖娅设计的主理人高健老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系的郑婕老师来现场,从专业的角度出谋划策、完善方案。

城市里的稼穑之地——双新食物森林

李娟说,食物森林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这里没有“专业人的嫌隙”,有的是希望的美好。尽管进场前由于疫情原因,没有实现与社区居民一起设计的初衷,但这两年的营造与维护过程中,这个目标由志愿者们慢慢地实现了。免耕花园是朴门永续爱好者裴昕老师设计的;初始的三箱式堆肥箱与工具箱是兰国茗与刘书祥两位大哥设计并带领建造的;生态水池是薛磊与裴昕深化的设计,万盈社区的志愿者们一起挖建的……还有许多小设施都是志愿者一边按图索骥,一边修改完善。

一米菜园

三箱式堆肥箱

“食物森林建在城市公园里,不能与公园太违和,但也是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食物森林与城市公园是不一样的,有许多考虑照顾环境、照顾人的尺度。”李娟说,除了设施上有锁孔花园、一米菜园、雨水收集系统、水稻田、药草园等,李娟在现场跟施工人员和志愿者们反复解释,食物森林是怎样照顾地球、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而堆肥,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公园与小区的落叶、家里的生厨余、中药渣都可以带来食物森林进行堆肥,这个理念大大吸引了志愿者和身边朋友。

锁孔花园

螺旋花园

昆虫旅馆

双新食物森林自行车花园

2020年8月正是公园开始大量修剪草坪草的时候,李娟和津南体育公园管理方联系好,把这些草坪草堆到食物森林一角;万盈社区居民张师傅联系了小区物业,把小区无处存放的落叶送到了食物森林;志愿者梅姐在农贸市场看到大量丢弃的蔬菜叶子,就用小车拉到食物森林;参加营造活动时,大家顺便带来家里本来要扔掉的生厨余垃圾……经过半年多的发酵,时常翻堆,这些“废物”变成养料,直接铺设到食物森林的土壤上。

2020年,几乎一整年都在“施工”中,但土地并没有闲置。紫花苜蓿、聚合草、三叶草等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板结的修复类草本植物,肆意地在食物森林里生长。相比于城市公园的整齐有序,这里充满盎然野趣。每到周末,双新街万盈社区的志愿者们就到食物森林里来劳动,一群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吸引了许多来到体育公园健身的市民。“亲近土地似乎会上瘾”,李娟现场就“收编”了不少志愿者来劳动,为食物森林志愿者储备开了一个好头。

修生态水池

社区志愿者在堆肥

天津市民参与双新食物森林堆肥

到了秋天,李娟又带领志愿者开始了“造园”行动,按照食物森林的七个设计层次,大乔木、小乔木、灌木、爬藤、草本、地被、根际等等,秋植时移栽了不少符合天津本地气候的果树,并与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系的赵迪副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多场儿童花园营造活动,掀起了第一波自然教育的小高潮。到第二年春天,正式种上花和蔬菜,食物森林已经初具雏形。

2020年12月免耕修建中

2021年免耕菜园初始

2021年4月一米菜园

不只是绿色基地

还是城市人的精神家园

初始,李娟把双新食物森林定位为大众可参与、可共同维护的城市花园,一个物种多样性的生态空间。参加北京盖娅自然教育课程之后,被自然之友的环保理念深深打动,李娟发现,食物森林就是天然地自然教育基地,这也是她未来十年想要做的事。

在一米菜园里种菜,食物森林种植水稻和小麦,可以是劳动、农业教育;种植中草药,缝制端午节香囊是草药和传统教育;建造蚯蚓塔、虫虫旅馆、生态水池、螺旋花园……是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每个周末,食物森林都会举办体验性活动,让暌违自然已久的城市家庭,亲手体验种菜、捉虫的乐趣。聘请专业的生态教育、环境教育老师,开展常态性的辨别植物、观虫、观鸟小课程。

垃圾分类(主讲人为李娟)

环保酵素

环保手工

刚好赶上疫情,很多孩子在家网课,许多家长到处找同城里的自然活动。每次周末活动,名额不超过20个,基本上公众号上线,立马就被秒杀。小小一亩地,内容却丰富多彩。许多孩子第一次在水稻田和生态水池看到蝌蚪变青蛙,第一次体验手打稻谷的全过程,第一次看到“芝麻开花节节高”,第一次摘下亲手种植的茄子和黄瓜……

孩子们不只在这里看到课本知识活生生走进生活,还得到了许多知识之外的收获。

一米菜园只有8块,每个种植季只分配给8-16个家庭,完全免费,是特别宝贵的资源。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3岁多的男孩来食物森林种菜,专门给孩子备上手套、小铲子、小水壶。孩子一开始不肯摸土也不肯干活,夫妻俩就各自配合着除草、浇水,还也许是父母言传身教,也许是其他志愿者的影响。他慢慢脱下手套,敢于摸蚯蚓、抓虫,包揽了小菜园的浇水和采摘,还会主动问志愿者问题,之后每次来都会和大家大声打招呼。孩子父母也渐渐与食物森林的志愿者熟络了起来,他们喜欢这里,越来越融入。李娟说,这些变化是对她最大的激励。

亲子堆肥劳动

小小解说员活动

许多孩子第一次在食物森林体验割稻打稻

收割水稻

食物森林面积不到一亩,植物种类却超过了200多种,每种作物产出非常有限,并不足以让每个志愿者都分到蔬菜。除了一些送给社区的孤独老人和残障人士,有时候会在森林里做“零废弃”野餐的活动,由志愿者用食物做一些沙拉,分给大家品尝。因为土壤健康,种植过程不用农药化肥催熟,许多孩子甚至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吃到食物本来的味道。“原来黄瓜除了甜还略有涩味,大白菜清甜得可以直接生吃,西红柿的味道不仅是甜、还有香”,李娟感慨说,“我们这一代人还知道什么样的食物有小时候的味道,而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没有机会品尝到食物本来的滋味。”吃过了好的食物,参与者也更有动力去种植和照顾小小菜园。李娟希望他们能从反思食物开始,反思日常的饮食习惯,尽量在家做饭,选择有机无毒的食材,支持友善土地的农夫。

食物森林不仅广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的爸妈,刚刚退休的老人也全情投入。还有许多家庭主妇、退休老人前来担任志愿者、导览员。有一位60多岁的退休大姐,酷爱种花,却不怎么喜欢吵闹。连续在食物森林参加了几次活动后,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发问,让这位大姐也越来越开朗爱交际,也喜欢上和孩子们的互动。

短短两年里,双新食物森林举办了200多次活动,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次,有100多位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建造,常常一个周末就会有二三十位志愿者出现在这片“小森林”里。这里不仅仅是周末来放松、养眼的地方,对很多天津人来说,和大家一起劳动、做志愿服务,小小的食物森林,更像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食物森林的自然教育课程

在家种菜

建立家庭的可持续食物传统

双新食物森林是疫情期间大人小孩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双新食物森林几乎是在三年疫情期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李娟对生态食物、自然植物在疫情期间的疗愈作用,颇有感受。

她家没有农村亲戚,也曾五谷不分。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市委机关工作,没有孩子也很少做饭。后来,她不只做了天津市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座食物森林,之前还参与了天津绿脚印有机农夫市集的创办。一脚踏进生态圈,她其实想做的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和教育。“吃到好的食物,感受到土地的回报,身心是本能的喜悦。”这种喜悦,可以帮助人去对抗身体的病痛、生命的无常,当然也包括疫情封控带来的无聊、无力和无意义感。

2021年1月,天津疫情在津南区突然爆发,刚好赶上春节前夕,许多人被困在家,一度快递不通。李娟带着“绿屏自然”的志愿者伙伴们,发起了“在家种菜”项目,一下子就吸引了200多个市民家庭参与。李娟请来有机农夫在微信群里分享种植技巧,种植小白也可以在阳台花盆种草莓,用绿豆、黄豆发豆芽,用水培方式养点小葱、蒜苗、红薯苗等等。“每个人都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2022年末,奥密克戎大流行,大家基本都“阳”了。绿屏自然又发起了“在家种菜”第二波活动,跟随腊月传统民俗的脚步,号召天津的大小朋友齐动手,环保过年。为了补充维C,家家都准备了许多柠檬橘子等水果,水果皮经过发酵后制成的酵素,可以成为家居好帮手,可以是天然的清洁剂、空气净化剂、除虫剂、洗衣剂和有机肥料;有一个洗菜盆,就能发出一盒盒绿豆芽、黑豆芽、鹰嘴豆芽,孩子们还能写芽菜日记,记录成长,是最方便的自然教育材料;市场里买来小麦和糯米,就能亲自熬制麦芽糖和糖瓜,在小年夜“祭灶”仪式上,供给灶王爷……

端午节缝中草药香包活动

李娟说,据她了解做有机农夫很累且不赚钱,但是自己在家种点菜,却不只是为了省点买菜钱。自己种点菜吃得放心舒心,会种点菜,心里头不慌。更重要的是,植物生长本身的疗愈作用,已经在食物森林得到验证。“花开花落、四季更迭,人随着时令生活,吃饭,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李娟说,她有一个看上去很大其实有很小的心愿,就是“在家种菜”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家家户户都能少吃速生食物,吃有机的食物,建立自己家的可持续食物传统。“从吃饭开始,做永续发展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目前,“在家种菜”计划得到了双新街道的支持,已经预备在下属社区启动。除此之外,绿屏自然还开展了一些诸如“巧用牛奶盒”,变废为宝的环保活动。李娟50岁了,进入“知天命”的年纪。做双新食物森林,几十年的人脉资源都搭了进来,这三年都是在无偿工作,但是她乐在其中。“作为一个曾经的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赚的钱够吃够住。现在是时候做点我们这代人应该做的事,不是多大,只是力所能及,期望整个环境可以变得好一点。”

如果说,双新食物森林,让城里人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激发了社区和市民的生命热情。那以绿屏自然为依托的社群,则通过线上线下的食农活动,让城市人反思既有生活方式。“种菜不是为了当农夫”,而是回归到食物和传统本身,让生活回归本真自然。

-END-

本文首发于杂志书《治愈者》

编审:Melinda

作者:蔺桃

排版:溪子

编辑:小妍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