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百科

南露脊鲸

2023-03-11 怀孕百科 462 作者:网友投稿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学名:Eubalaena australis),露脊鲸科露脊鲸属海洋哺乳动物1。体型较大,体长16~18米,体重3.6~7.3吨3,雄性略小于雌性3,全身呈黑色、石板灰色或深棕色24。头部较大,约为体长的1/33,头顶、嘴边缘、下颌末端和眼上方均有深色、白色或橙色的胼胝34,呼吸孔两个,无背鳍4

南露脊鲸分布在整个南半球,从南纬20°~65°均有分布2。在南半球的秋季到晚春,南露脊鲸通常栖息在避风的沿海温带水域,如海湾;在南半球夏季,它们则栖息在更冷、开阔和更深的水域中4

2017年,南露脊鲸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1。2022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附录Ⅰ5。观赏南露脊鲸的旅行逐渐在巴塔哥尼亚等国家兴起,受到越来越受多人们的喜爱6,从而了促进经济的发展3

形态特征

南露脊鲸体型较大,体长16~18米,体重3.6~7.3吨3,雄性略小于雌性3,全身呈黑色、石板灰色或深棕色24。头部较大,约为体长的1/33,头顶、嘴边缘、下颌末端和眼上方均有深色、白色或橙色的胼胝34(坚韧皮肤的产物,用于识别鲸鱼个体,类似于人类的指纹3),最大一块位于头部的最前部,被称为“帽子”3。呼吸孔两个4。具长1~3米的220~270对须4。腹部和侧部具不同形状大小白色斑点4

无背鳍,胸鳍大,前缘较长弯曲,远端略呈波浪状4,鳍状肢宽而短3,呈桨形2。尾柄细,尾鳍很宽,呈三角形,中央有明显的凹口4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南露脊鲸分布在整个南半球,从南纬20°~65°均有分布,主要存在于南美洲、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2

栖息环境

南露脊鲸为海洋生物1,在南半球的秋季到晚春,南露脊鲸通常栖息在避风的沿海温带水域,如海湾;在南半球夏季,它们则栖息在更冷、开阔和更深的水域中4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南露脊鲸通常利用其长而多的鲸须从将水“撇去”,将桡足类和磷虾等食物捕食32。它们通常在两种地区捕食:第一种是水面摄食,南露脊鲸选择性地游过浮游生物较密集的区域;另一种是在水下摄食,到达浮游生物密集群体附近进行摄食3。它们通常半张着嘴缓慢地游泳,以便大量的水从两排鲸须之间的开口进入,从而保留食物。它们每小时可以捕获约300千克的食物4

在南纬40°以北的区域,南露脊鲸的食物主要由桡足类组成,南纬50°以南主要摄食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1

发声行为

南露脊鲸会发出多种呼叫类型7,(如:upcall、downcall、down-upcall、tonal vari-able、tonal constant、hybrid和pulsive calls),偶尔也会有一些较安静低沉的声音8。在新西兰海岸,上调的呼叫是最常见的,此外一天中在黄昏和夜晚的叫声最频繁,且发声行为每天都在变化9

南露脊鲸产生的其他声音是通常在交配求偶期间。由它们的鳍和尾巴拍打引起的,同时在水面上翻滚产生的声音3

迁徙行为

南露脊鲸会在夏季迁徙至浮游生物种群更丰富南纬地区(觅食区),并在冬季和春季向北迁移(繁殖区)23。一些南露脊鲸在高夫岛和南非之间、阿根廷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巴西和南乔治亚之间进行远距离迁徙10。个别南露脊鲸在53~110天内迁徙距离可达3800~8200千米11

幼鲸出生后,可能由于其缺乏浮力,无法保持静止不动而不下沉,故需进行游动;或是为锻炼幼鲸的呼吸和游泳;或是进行防御性练习,会随雌性南露脊鲸进行迁徙,有时甚至幼鲸几天大使即开始迁徙12。如雌性南露脊鲸和幼鲸经常从阿根廷向北移动到巴西的圣卡塔琳娜州13。雌性南露脊鲸和幼鲸可在24小时内以2.7~4.2千米/小时的速度迁徙,在近岸的速度可达15千米/小时(仅在短距离内),但通常速度较慢3

其他行为

南露脊鲸最常见的行为被称为“倒立”,它们在水中呈垂直姿势,将鲸尾伸到空中,经常来回摇摆,每次长达两分钟。这种姿势可能是用来捕食底栖生物的,或是休息的姿势,或是求偶方式。南露脊鲸的臀鳍也常在半空中旋转,身体侧面或背面留在水中,这样可将一些寄生虫从南露脊鲸表面清除,也是交配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方式3。还可见南露脊鲸在海面上跳跃(部分或几乎全身完全跳出水面)、用鲸尾拍打水面、用胸鳍拍打水面和将鲸尾保持在水面上方,风推动南露脊鲸前行2

除此之外,南露脊鲸还可从头部的气孔处向空中喷出“V”字形水柱,水柱可高出海平面五米14

生长繁殖

繁殖

南露脊鲸通常在南纬20~30°的一些海湾中进行交配和繁殖3。“一妻多夫制”,每只雌性南露脊鲸最多与七只雄性南露脊鲸进行交配3。求偶和交配过程较平和,且求爱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但通常会持续1~2个小时,之后雄性和雌性彼此分开3

雌性南露脊鲸在7~15岁达到性成熟,并可以在同一天与几只雄性南露脊鲸进行交配4。妊娠期为12~14个月,分娩通常发生在8~10月4。每3年分娩一次,若临产期未成功生下幼鲸,间隔可缩短至2年1。通常每次产下一只幼鲸,偶尔会产下两只15

哺乳

雌性南露脊鲸通常躺在水面上,幼鲸到达水下几米处。当它哺乳时,幼鲸的头触碰到雌性南露脊鲸的乳头上,背部的中段向下呈弓形,尾裸露在水面附近上。幼鲸利用尾巴的运动,不断把头向上推到雌性南露脊鲸的乳头上。幼鲸的身体通常以其嘴为中心点进行旋转,通常可以看到幼鲸的尾巴从雌性南露脊鲸尾巴的一侧到达另一侧12。雌性南露脊鲸通常使用母乳(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喂养幼鲸6~12个月,在断奶时其体型可增加一倍4。除此之外,南露脊鲸中可能存在非亲生后代进行哺乳的现象15

生长

南露脊鲸出生时体重1~1.5吨,体长5~6米,并以每天3厘米的速度生长3

南露脊鲸在刚出生时,皮肤明显不均匀、海绵状、有破损痕迹且通常呈浅灰色,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长出正常、光滑的皮肤16

幼鲸具天生的跟随性行为,无论是游动或玩耍均跟随雌性南露脊鲸12。在出生的第一个月,幼鲸与雌性南露脊鲸不断有身体接触,从第二个月开始,幼鲸开始逐渐玩耍,并进行跳跃4。南露脊鲸寿命约为70年3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1770年,南露脊鲸在南半球的总数量超过7万只,到20世纪20年代,总数量已减少到约300只。1935年,开始受到保护后种群数量逐渐恢复,到2009年,南半球南露脊鲸种群数量已达到1.36万只。截至2017年,南大西洋西部和澳大利亚西部的南露脊鲸种群增长率趋于平稳,东南大西洋(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种群数量从2015~2017年开始急剧下降1

威胁因素

截至2022年,南露脊鲸的威胁包括渔具缠绕、船只撞击、沿海海洋工业化可能导致海洋噪音和栖息地退化、气候变化引起水环境改变以及虎鲸Orcinus orca)等一些大型鲨鱼对其进行捕食2。在阿根廷瓦尔德斯半岛(Península Valdés)海洋牧场,还存在大量黑背鸥(Larus dominicanus)会以南露脊鲸背上挖出的皮肤和鲸脂为食的现象,易造成严重的幼鲸死亡现象17

除此之外,不利的营养条件胁迫、有害藻华导致的生物毒素暴露等使一些初生的南露脊鲸死亡18

保护等级

2017年,南露脊鲸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1

2022年,南露脊鲸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附录Ⅰ5

保护措施

自1930年代以来,所有南露脊鲸受到法律保护,并禁止进行商业捕捞1

各地建立保护区对南露脊鲸进行保护,如巴西卡塔琳娜州附近的露脊鲸环境保护区(Area de Proteção Ambiental de Baleia Franca)、阿根廷的圣何塞湾省海洋公园(Parque Marino Golfo San Joé)和南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湾海洋公园。除此之外,南露脊鲸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对其进行保护1

主要价值

观鲸和沿海旅游等一些新兴的旅游活动使鲸鱼对人类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观鲸的发展促进了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了对鲸鱼的保护和认识,并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如在巴塔哥尼亚,观赏南露脊鲸的旅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6

捕鲸历史

从17世纪早期开始,南露脊鲸被广泛捕捞,捕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美国和欧洲的捕鲸业发展尤为迅猛。据保守估计,在1770~1900年间捕获的南露脊鲸总数约为15万只,其中仅在1830年代就捕获了4.8万~6万只。到20世纪初开始时,该物种便十分稀少,此后其一直被捕捞,直到1935年受到合法保护为止,当时的南露脊鲸总数仅为1000只1

赏鲸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赏鲸逐步成为一种不断发展的产业。例如,在2006年,阿根廷成为拉丁美洲赏鲸人数最多的国家,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赏鲸活动大部分是南露脊鲸。在阿根廷,赏鲸活动最初在丘布特(Chubut)省的瓦尔德斯半岛(Península Valdés)附近发展了30多年,每个季节(6月至12月)约有10万名国际赏鲸者登船赏鲸。自2012年起,在阿根廷的里奥内格罗(Río Negro)省的南露脊鲸也被逐渐用于开展赏鲸活动。虽然赏鲸被认为是一种非消费活动,但也可能会影响南露脊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在没有适当监管的情况下发展赏鲸活动,可能会影响南露脊鲸的种群参数、行为、分布模式和栖息地等19

弓头鲸多重

弓头鲸(拉丁学名:Balaena mysticetus,英文名:bowhead whale),名字得自于巨大而独特的弓状头颅,是一种属于鲸目的海洋哺乳动物,长成后长度可达21米 (雌性比雄性大),躯体非常沉重。鲸脂厚达70厘米,有助于御寒。它为自己开凿呼吸孔。其长长的鲸须类似筛子,用于滤取磷虾等浮游生物。

弓头鲸拥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迁移、进食、和社交时用以互相沟通。其中一些长而重复的鲸歌可能是交配的讯号。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200岁。


弓头鲸生活在极地地区。常发现于北半球的寒冷水域,居住地随着冰的漂移而改变。在夏天,也会在海湾、海峡、河口生活。


弓头鲸体长21米,体重190000公斤,雌性比雄性大。体色呈深色,无背鳍,上颚窄,下颚呈弓形。有长达3米的鲸须(为同类动物中最长者)以滤食水中的小动物,在耀眼的阳光下,鲸须常反射出绿色的荧光。和南北露脊鲸一样,弓头鲸的口腔前方并没有鲸须。

唇线长而且舂弯弓状,喷气孔后方凹陷显著,头部约占体长的1/3,背部浑圆,没有背鳍隆突或脊,体型大而短胖,黑斑点排列如项链(有个体差异),下巴上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有个体差异),胸鳍宽大,呈桨状,皮肤光滑没有长皮茧或肉瘤,体色呈黑,蓝黑,暗灰或深褐色,有的会掺杂大片灰色斑块,尾干最细的部分有浅灰色斑块两个喷气孔分得很开,喙形上颚狭窄,下巴呈白色末端尖锐,后喙稍微向内凹,中央凹刻明显,尾鳍的宽度可几乎达到全身体长的一半,尾鳍背面的后缘可能呈白色。

颅骨大而厚实,用以自水下漉撞击冰面呼吸 (有伊努伊特人报告,其撞穿的冰层可达60厘米厚)。

鲸脂厚达43~50 厘米,比任何其他动物都厚。

从侧面看,大多数成鲸在海面上会呈现两个明显的隆起。前方的三角形隆起是弓头鲸的头部,之后的下凹部分是颈部,后端的圆形隆起则是延伸至尾鳍的背部。注意其光滑的背部并没有背鳍或脊。年轻的个体从侧面看得较浑圆,自吻部到尾鳍只呈现一个圆弧。


活动

弓头鲸泳速缓慢,通常独来咶独往,或者结成最多六头的小群体。一般而言,在海面浮游1至3分钟,喷气4至6次。可能潜行至水深超过200米处,最多可以在水中逗留40分钟,但并非潜水能手。弓头鲸偶尔会跃身击浪,鲸尾击浪,胸鳍拍水以及浮窥,但是一旦开始,可能就会连续进行(曾有75分钟内64次的记录)。通常单独进行,典型的方式是垂直跃出水面,躯体的后半部通常保持在水中,最后再侧向一边入水。大部分的跃身击浪都在春季迁徙时出现。垂直出水,可看到1/2-3/4的躯体,通常会固定以身体某一侧回落水中 ;仔鲸会戏弄水中的物体。经常与一角鲸,白鲸结伴,是生活在北极的唯一大型鲸豚类动物。

进食

在海面,海面下或者沿着海床摄食。可能会张着大嘴缓慢地在海面移动;有时会合作摄食。捕食磷虾和浮游动物。

弓头鲸到10 至15 岁时达到性成熟。其交配期约在每年的3~8月,受孕期主要在三月,5月是生产高峰。交配时组合可以是一雄一雌或数组雄性群体与1~2头雌鲸。每3~4 年雌鲸会诞下一头幼鲸,幼鲸出生时长约4.5 米,重1 公吨。1岁时可成长至9 米。仔鲸的大小从略低于平均体长的3.6米到5.2米不等;在第一年内体长可变成两倍。

弓头鲸数量不多,而且栖于遥远,酷寒的环境中,使得研究难以进行,因此人类对其了解甚少。某些仔鲸初生时体色较淡(有些几乎呈白色),而后会随着年龄逐渐变暗,与成鲸相较,仔鲸通常比较矮胖,更具桶状,体色呈淡淡的蓝黑色,有时透过水面看起来会呈淡灰色,后缘可能有些突出,尾鳍呈暗灰或黑色(隧毛的颜色淡些)

曾估计寿命约60~70 年,与其他鲸类相若。但在1993、1995和1999年在鲸体内发现旧的象牙矛尖,触发了对鲸眼结构的研究,因此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至少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200岁的。另一项研究则显示雌鲸到了90岁仍然有生殖能力。由于其寿命之长,雌性也可能有更年期的现象。这从极大的个体并无幼兽在侧的情形中得到证实。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