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见问题

寂寞的反义词

2024-03-07 常见问题 3 作者:网友投稿

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前,在一个会馆里做着抄古碑的事。先生说那个时候,没人来看他,也没人与他说话。他只好每天看着院里的槐花树,琢磨着树上曾吊死过一个女人;要么摇着蒲扇拍打蚊子玩,或是透过树叶的密缝打量一片一片的青天。在这样的境况中,先生感叹:我的生命居然暗暗的消去了。——那个时候先生是寂寞的。

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是寂寞的!马尔斯克说“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人人都觉得寂寞的人世间,我们尝试相互取暖,驱走寂寞,极尽繁华却依然落寞收场——是因为寂寞与他人无关,与物质无关,与名利无关。寂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特质。

寂寞的反义词

人生难得一知己

辞典上,寂寞的反义词是“喧哗、热闹”。喧哗和热闹的反义词,更确切滴说是冷清、安静,用来形容空间环境似乎更贴切些。寂寞是一种情绪、一种状态、一种存在、一种思考,它虽然通常外表是安静的,内心却有可能是奔腾狂热的、充满欲望的,它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正如崔健唱的那样“寂寞就像一团烈火”,人们觉得寂寞,恰恰是因为内心的狂热。

身处繁华街市,伫立人群中间依然有可能是寂寞的。外在表面的热闹喧哗,会营造一种繁华的景象,却无法驱走每个人心中孤独。电影里常用特有的手段把这种无助和独特展现在我们眼前:人潮汹涌的街头,一个人伫立。这个人与这群人既是密切相关的,又是各自独立的,这就是个体与群体的真实关系。群体合作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却无法解决个体心灵深处的本真问题,所以禅宗提出了“向内寻”的主张,解决寂寞的可能路径是“清除杂念”。

物质再丰富,无法替代精神层面的富有。一个尴尬的悖论是,物质愈富有,精神愈空虚。物欲满足到极致竟然是空虚,这令我们进入了一种迷茫,于是就开始思考如何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很多人由此觉悟,开始修行去欲,在物质堆砌的繁华喧闹中逃离,去寻找内心的平和。而这种平和,原来与寂寞竟是如此接近,只不过此时,内心已经不再有那团躁动不安的烈火。

名利双收,是否不再寂寞?答案也许并不那么肯定。毕竟你用时间努力智慧换取的名利,依然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解决内心问题,不敢说南辕北辙,亦难免会有隔靴搔痒之嫌。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不是更寂寞吗?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向外求,譬如人间值得的仁义礼智信,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在人群中才能产生价值发挥效用;而有些,我们只能通过向内寻,譬如寂寞的真谛!

寂寞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

马尔斯科说过:生命中曾经有过的灿烂,终究需要我们用寂寞来偿还。因为生命的真相是寂寞的,寂寞的唯一出口是孤独,不到一百年,你无法知道他的含义。

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在寂寞中学会习惯寂寞,享受寂寞!

鱼儿知我寂寞,常来相伴

人生寂寞十八九,留下一分装糊涂

成王败寇几页书,出口依稀在孤独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