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居家生活

什么叫诽谤

2024-02-28 居家生活 2 作者:网友投稿

什么叫诽谤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1、《 刑法》第246条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 《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均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我被诬告了怎么起诉

提要

谈到诬告话题,有必要先做个界定。

这里所讨论的“诬告”,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告发、陷害他人的不良行为。

其他情形,诸如反映问题确实存在但有出入、对反映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在认识上有分歧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诬告之举,古已有之,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领域,表现形式、手段伎俩、卑劣程度和所造成的影响不同而已。

在当下,由于利益多元化,个别人自我意识膨胀乃至无法把控,当自身不正当或自认为正当的诉求一时得不到满足,或者不正当的意图、行为和利益受到约束,心态就会失衡甚至扭曲,各种形式的诬告便随之出现。

诬告往往是“不期而遇”“从天而降”,令人防不胜防。

如果这种霉运某天突然撞到自己头上,该怎么办?首先,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沉下心冷静下来,别因为无辜和委屈失去理智、乱了方寸。

如果因为被诬告而一时气馁甚至消沉、颓废下去,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就正中了诬告者的下怀——他们处心积虑诬告陷害的目的,就是要影响个人、干扰组织。

而这种情形,不是组织、同事和家人朋友所愿意看到的。

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

如果确认自己不存在被反映的问题,能够坦坦荡荡问心无愧,就不怕别人暗中捣鬼。

冷静之后,最好对照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在被反映的问题上有做得不到位、按照更高标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其气恼、愤慨,或者没头没脑地揣测诬告背后有什么人什么事情,不如把它当成“另外”一种监督、“另外”一种警示,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如此这般,把“飞来横祸”变成自我反省、检查、改进的“涅槃”机缘,把坏事变好事,于己善莫大焉。

其次,按照程序和要求把情况如实向组织说清楚,相信组织会有全面客观的判断和正确适当的处理。

对一个人是非对错、清浊优劣的评价,取决于其一贯的修养、平时的言行、长期的坚守、关键时刻的表现,群众自有观察和看法,组织会有更全面详尽的掌握、长久细致的考察和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

个别人的诬告,可能会引起不明真相的同志一时的议论、会搅起一阵“波澜”和“麻烦”,但终究是没有根据、见不得阳光、经不起查验的,不可能左右公论,更难以影响组织对被诬告同志的客观评判。

并且,在了解清楚之后,组织会通过不同途径、以一定的方式,对诬告问题予以澄清,还被诬告同志以公道和清白,送上组织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在加强监督工作的同时,我们党历来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反对诬告现象。

党章明确规定:“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

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经调查,监督对象没有不当行为的,应当予以澄清和正名。

对以监督为名侮辱、诽谤、诬陷他人的,依纪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党纪处分条例将诬告陷害他人作为“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列出处理的具体办法。

刑法和刑诉法将诬告作为罪名列出专门的条文。

实事求是讲,由于实际工作中各种复杂因素,不是每一起诬告都能完全查清,不是每一个诬告者都能受到处理或者得到惩处。

受到诬告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有这个认识,有“忍辱负重”的心理准备。

其实,有组织做依靠,有组织的澄清和正名,已经足够了。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期接连有报道,江西、山东、湖北、云南等地为受到诬告的同志正名、鼓劲打气,对诬告者严肃处理,将蓄意诬告现象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越来越浓。

理性地看,诬告现象不可能绝迹。

但诬告并不可怕,遇到不必慌张。

面对诬告,相信组织,坦然应对,工作该怎么抓还要怎么抓,事情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人该怎么管还要怎么管。

这,才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定力和正确的态度。

对于干部来说,碰上诬告你莫慌,坦然面对流言蜚语,该干嘛还是干嘛。

同时,组织不仅要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干部及时洗冤,还要加大对关心关爱干部的力度,让干部从关爱中感受组织的温暖,增添奋斗的动力。

让我们再来看看人民日报是怎么说的!人民日报:对干部讲好“三句话”对干部既要严管也要厚爱,还要多一些体恤之心,特别是讲好“三句话”,让他们从关爱中感受温暖,增添动力。

“话是开心锁”。

一句话说得好,可以暖心提劲;一句话说得不好,会使人憋气泄劲。

这“三句话”,第一句是道一声“辛苦”。

一线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人长期“五加二”“白加黑”,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身体还严重透支。

工作辛苦是常态,很多同志已适应了,但心里往往会有个愿望,就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第二句话是“有什么困难没有?”有的领导在交代任务后,会关心地问一声:“有什么困难没有?”当属下提出来时,不仅耐心地听取意见、商讨对策,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困难。

这样的领导不仅善解人意,同部属关系处得好,还能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促进问题的解决、工作的推进。

很多时候,为促进任务完成,我们不仅要提出“过河”的目标,也要尽己所能帮助部属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即使在下级没有提出困难的情况下,也要深入调研,明察秋毫,帮助解决困难,为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领导主动过问下级的困难,会让他们感到领导的关怀,即使有些困难暂时无法解决,他们也同样感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三句话是“你能行,组织信任你!”战争年代,很多同志年纪轻轻就被赋予重要职务,每当他们临危受命面有难色时,听到“你能行,组织信任你”这样的鼓励,往往就能激发无穷的勇气。

许多老同志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常常会深情地讲到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

今天,这句话同样适用、管用。

一位博士毕业生担任县长后,面对比他年龄大、资格老的乡镇领导,开始工作有些放不开,上级领导都以“你能行,组织信任你”加以鼓励,同时辅以必要的工作指导。

很快这位博士县长就能独当一面了。

一个人在感到被需要、被信任时,会不遗余力地把工作干好。

对于干部来说,组织是靠山,信任是动力。

信任包括放手使用,也包括容错。

“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要大胆使用”,让他们成长有机会、干事有舞台。

同时,对他们工作中的失误,也应予以宽容和包容,为他们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既从言语上多理解体谅,工作中多帮助支持,又将党关心干部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就会使干部辛苦不觉苦、身累心不累,自觉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提升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

-全文完-。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