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居家生活

广东哪里的碉楼最出名

2024-01-04 居家生活 2 作者:网友投稿

广东哪里的碉楼最出名

开平最多。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广东碉楼有什么历史意义

距离广州市120公里的岭南地区,有一群罕见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它就是广东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最多时达3000多座,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平市的塘口镇、百合镇、赤坎镇等15个乡镇街道上。这些主要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见证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更迭的重要产物。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侨汇的减少,开平碉楼的兴建进入衰落期。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逃命都顾不上,更无暇去修建这些搬不走的碉楼。据统计,1949年以后,开平建成的碉楼只有二十多座。从那以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开平碉楼的兴建已经没有意义,但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开平碉楼又有极其特殊的含义。

开平位于珠江入海口,是一个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的水系城市。自明朝(1938-1644年间)以来,开平就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是当地著名的四不管区域,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常年遭遇抢劫骚扰。低洼的地势、强劲的台风洪涝、加上混乱的治安,让开平的居民苦不堪言,当地民众为了自保,被迫修建了集防卫与居住于一体的碉楼建筑。

其实,开平最早的碉楼可以说是一次意外。明末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芦庵公的四儿子在井头村修建了一座瑞云楼,本意是用来防洪和防盗,它就是碉楼的前身。没想到1884年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都被洪水淹没,开平赤坎的村民因为及时登上碉楼得以存活下来,从那以后,其他村民也就开始修建碉楼用来防洪防盗。

不过促使当地村民普遍修建碉楼的事件则是民国元年的劫持事件。在1912年-1926年间,开平曾8次遭遇劫匪掳劫数百名学生事件,搞得当地人心惶惶,食不安寝。而在1922年的再次掳劫中,劫匪被鹰村的碉楼探照灯照射,无法及时反抗,一举被当地的乡团制服,学生被安全救出。

海外的华侨得知这个喜讯之后,奔走相告,觉得碉楼防匪作用很强,便省吃俭用请人按照碉楼的工艺设计好碉楼的蓝图带回家修建,以保家人平安。从此,这种集居住、防卫为一体的碉楼就开始在开平广泛修建,于是就有了无碉楼不成村的说法。

在这些申遗提名的碉楼里,最有名的就数自力村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迎龙楼、锦江里等,它们是中国首个以华侨文化为背景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城,目前开平的户籍人口为70万,而旅居在海外的华侨就有78万,分别分布在世界的79个国家及地区,故有“中华海外两开平”之说。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英美两国分别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赋予了英美两国可以招募中国劳工的权利。而当时国内的社会动荡不安,连续的起义和土客斗械所形成的内忧外患迫使开平当地的贫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到海的对岸从事矿产开采、铁路修建、渔业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工的地方,这是开平碉楼的建设背景。

这些游走在外的华侨分布在不同的国家,接收到的各国建筑文化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平碉楼的造型也千变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拱券和穹窿、、葡式建筑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等。

但无论这些反映主人家人生际遇或者审美情趣的建筑有多大区别,他们修建这些豪华“别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

碉楼一般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的防御。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楼层高达7层,矮的一般为三层。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和石楼等。而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碉楼主要是钢筋水泥楼多,由于那个年代中国的工业还处于萌芽期,因此大多数的原料都是以进口材料为主,造价较高。

据悉,修建于1925年的“天禄楼”共耗资12000个银元。在当时,一个银元可以购买30斤大米左右,换算下来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元人民币,那天禄楼的造价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万人民币。

碉楼既然是以防御和居住为主,自然配备了大量的防卫措施。碉楼的下层几乎都是相同的,除了开间和进深不同,几乎都是按铁门加铁窗的防盗模式修建。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者火攻。窗户又比其它居民区的窗户要小得多,清一色都装有栅栏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的大门则采用厚重的钢板做成,一旦关上窗户和大门,碉楼就成了密闭的“保险柜”,刀枪不进。

碉楼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开有向下的射击孔,还有瞭望台、探照灯、警报器等设备,一旦土匪来临,各户居民都可以互相通知,居高临下的采取防护措施攻击前来抢劫的土匪。这种开门能过日子、关门能避敌的时代建筑是开平人民保卫家园的最好武器。

除了自家居住的居楼之外,还有全村或者若干人家集资修建,每户各分一房的众楼,以及修在村口或者村外山岗、河岸的更楼等。一般有匪贼入侵,站岗的居民会敲响铜锣通知村民。在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开平的居民就是以这种的防卫模式来保证家人和自身安全。

开平碉楼不仅是侨民的家族史、奋斗史,也是开平的血泪史、抗争史。我们通过这些遗留的建筑得以窥见当时中国乡村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的先进理念,看到了各国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特色建筑。这些罕见的建筑不仅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瑰宝。

现在开平碉楼共有三个需要收费的景区,分别是自力村、立园、马降龙。立园是私家园林,马降龙和自力村都是碉楼比较集中的村庄,可以购买三个景区的通票也可以单独购买。不过在这三个景区之外,整个开平市还有大量的碉楼分散在各处,都是可以免费参观的。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