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玉麟子女

汤玉麟子女

出自由黄彬执导2020年上映的电影《背锅侠》,小沈龙、关小平、何军、东方健主演的电影。一部看似战争题材的电影,导演用喜剧的手法和黑色幽默的表现形式拍摄,使得整部电影笑料不断,那句就你饿,谁不饿,是女主骂他家两孩子的时候说的,网友把他做成了表情包

汤玉麟儿子汤贵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民族,数百万人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他们的音讯,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北面有一个叫巴林右旗的地方,这里山峦起伏一派草原风光,在附近的群山里有一片峡谷,当地人称之为瓦林茫哈。蒙古语意思就是瓦砾堆,因为峡谷里杂树丛生遍地石块、瓦块。峡谷的背后则是奇岩突耸山势绵延,山丘之上有三处古建筑,由东向西一字排开。

建筑物气势恢宏一看就不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当地人长久以来口耳相传着一个传说,在古建筑的下面有3座1000多年前的古墓,古墓里有金桌子、银餐具、玉马以及数不清的金银珠宝。不过谁也不知道传说是真是假。传说久了就被有心人给惦记上了,20世纪初当地一个姓廉的地主打起了古墓的主意。

廉地主是当地一所学校的校董,学校由于经营不善拖欠了老师们一大笔工资。但是廉地主其实人不如其名

他并不怎么清廉,地主不愿意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古墓想发笔横财解燃眉之急。于是他找来了摸金校尉就是职业盗墓贼团伙,一起研究盗墓方案。

终于在1922年的一个月风高夜黑的上晚上,廉地主带着摸金校尉等一帮人挖开了三座古墓中间的一座。

只见在墓道的尽头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地宫,在宽敞气派的地宫入口处有一块蓝底金字的招牌,上写着「宁静宫」三个汉字。但是一伙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主墓室和两个侧墓室都积满了水,主墓室长9米宽5.6米,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蓄水池,池底全是泥浆压根就分不清哪是宝贝,哪是石头。

廉地主一咬牙都到了这一步了不能就这么放弃了呀!

所以他就做了个决定,抽水寻宝。

于是盗墓团伙就开始了抽水的工程,由于不能够白天干,只能够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工,就抽水的活就足足干了两个月才把水抽干。

等水抽干廉地主一伙人一看,心里哇凉哇凉的。

原来古墓早已经被人捷足先登早就被盗过一回了,没有宝贝了,墓主人的尸骨散落了一地。廉地主一伙人只捡到了一些古代铜钱。

虽然没捞着宝贝,但是因为盗墓动静太大山里古墓挖出了宝贝,谣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巴林右旗和周围的地区。

隔壁林西县有一个叫凯尔文的人听到消息动了心,他是比利时的天主教神父当时正在林西县传教。他听说瓦林茫哈有古代大墓出土,于是也趁着一个月黑风高夜带着另一伙摸金校尉和一个盗墓小分队也偷偷赶到了古墓里面。

不过凯尔文神父不是来挖金银宝贝的,凯尔文是一个中国通他断定这种大墓都会有墓志铭,他是来挖掘文物的。

果然不出他所料小分队在淤泥当中挖出了四块正方形的砂岩上面刻满了文字。

凯尔文神父高兴得鼻涕泡都冒出来了,但同时他又犯了愁因为每块岩石都有700多公斤重没法带走。凯尔文的盗墓小分队这些摸金校尉会查风水会挖宝贝,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文物也不懂怎么样拓碑文。于是大伙只好老老实实的

依照神父的吩咐依样画葫芦花了整整5天时间,愣是把所有碑文给描摹下来了,然后把石碑就地掩埋。

凯尔文的判断没有错,这4块石碑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是辽兴宗耶律宗真和他的皇后仁懿皇后萧达里的两份哀册,也就是帝王、皇后的墓志铭它们分别由汉字和契丹文双语写成。

得意洋洋的凯尔文立刻把自己的发现发表了出来,马上就被一位汉学家转载到了20世纪初国际上最权威的汉学报刊《通报》上面,这个发现狠狠的把世界震惊了一把。为什么?因为这是从12世纪辽朝灭亡以来契丹文字再次重见天日,如果说契丹文字比起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更加是无人能解的天书,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夸张,但是这确实是真的。

甲骨文虽然时间久远,但是有后世流传的其他古文字和它有关联,比如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来的篆字、古籀文等等。可以从这些文字的造字逻辑上去倒推甲骨文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怕一种文字很古老,只要在一个活着的文化体系当中有它的后代就好办,就能够从基因上倒推回去理解它。

可是契丹文的难搞之处在于它造字的时候所遵循的规律对我们非常陌生,公元1215年大辽天祚帝被女真人俘虏之后,数百万契丹人迅速烟消云散不知去向。辽朝留下的文献被后来的女真统治者系统的破坏,也对它搞了文化灭绝

,而契丹的后人们隐姓埋名不再使用祖先的文字语言和文字这个东西,它只有被使用才是活着的,只要有一代人不说不写它就消亡了,同时又没有别的民族。

立国200余年的大辽帝国随着王庭闪电式的崩溃,契丹文化和契丹文字也闪电式的消亡。数百万契丹族人如同一夜之间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

他们去哪了呢?这成了历史研究当中的一个天字号谜题。

我们对于辽朝的全部了解除了来自于评书《杨家将》还有宋史的零星转述,剩下的几乎都来自于元朝人脱脱所主持编修的《辽史》。他是收录了从辽建国到灭亡210余年的历史,对于辽建国之前的契丹族历史和辽灭亡之后,大将耶律大石所带领少数契丹人逃到中亚建立的那个西辽也有很简单的记载。

但是关于西辽这部分由于过于简略,所以对史圈来讲就不入史够不上史书的资格。

可是就这么一本内容相当简化的《辽史》在中国的24史当中也是相当不过关的,脱脱丞相主持编修了宋、辽、金三朝的史书,修史期间正赶上元朝末年局势动荡财政又紧张,真是要钱没钱要人才没人才还得赶工。而《辽史》花的时间最短11个月就成书了,那当然就是萝卜急了不洗泥,土豆急了不削皮。

辽朝的资料本来就少资料的收集、考证、校对这些活又由于时间紧张人手紧张干得很粗糙,所以到处都是漏洞。一件事情被错当成两件事情来说,一个人在书中不同部分被写成了两个人、三个人,这种低级吐槽的事情在《辽史》当中多的数不过来。

而且这还不算完让后人更加抓狂的是就这么一部极简版、吐槽版的《辽史》第一次成书的时候,元顺帝至正五年只出了100册图书馆都不够放的,后来倒楣催的这100册还失传了。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辽史》哪来的呢?

是在明朝初年东拼西凑凑出来的,只能算是二次吐槽版,但是有什么办法捏?

没辙,只有看它了。你说你看不惯,看不惯只能凑合着看。于是就造成了这么一种情况,契丹人对自己的历史是怎么说的没有文献留下来不知道。别人说的又七零八落不可靠,这个困境延续了六、七百年没有头绪。

直到20世纪初凯尔文发现的石碑面世才有契丹人自己的文献浮出水面,好在有了努力的方向。既然在内蒙古的瓦林芒哈发现了大型契丹陵墓群,那继续挖下去就能够找到更多文献了。

时间一转眼又来到了1930年一个叫汤佐荣的人出手了,他是当时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的儿子,汤公子这回是带着军队浩浩荡荡来到了瓦林茫哈,把一左一右东、西两座陵墓也给掘开了。

东陵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两个皇后的陵墓,耶律隆绪就是评书《杨家将》里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的儿子。而西陵是辽道宗耶律洪基及其皇后的陵墓。在两座陵墓里面确实是找到了不少珍宝还有契丹文的哀册和文献,契丹人刚健质朴这些文献都是刻在几百公斤重的大石头上。

汤公子虽然贪财,但是也懂得文物的价值。汤公子花了大力气把这些沉甸甸的文献运回了沈阳的汤公馆。那后来汤公馆就变成了辽宁省博物馆,这些石碑就成了镇馆之宝。

一下子出土了这么多契丹石刻文字让专家们非常兴奋,可是一看立马又傻眼一堆字摆在面前,写的是啥没人认得出。因为金章宗在1191年下令禁止契丹文字流通之后,契丹文就退出历史舞台了。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人物之一耶律楚材都得专门跑到当时中亚的西辽去学习契丹文,他是史书记载当中最后一个会契丹文的人了,现在谁会呢,没处找去。

于是20世纪的专家们就开始了漫长的破译契丹文的过程,最缺的是字典双语对照的材料也非常少,那开头所说的凯尔文发现的辽兴宗和他皇后的哀册就是很难得的双语对照材料了。所以破译契丹文字的工作到今天都进展得很缓慢,对于辽帝国灭亡之后几百万契丹人去了哪儿,这个问题要从契丹人自己怎么说的当中找出线索恐怕是希望不大。

契丹族的人口从辽朝建立之初的200万人到后期增加到了900万人,这近900万人随着辽朝的灭亡史书当中一夜之间似乎消失了。

那他们到底去哪儿了呢?

下篇请各位看官稍等,容我整理整理排版。

tags: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