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妻子介绍

李景隆妻子介绍

这样的无稽之谈也能信?且不说永乐年间皇宫宫女有没有三千之数,就算有也不可能杀尽吧,再者而言,《大明律》规定非谋逆大罪不得用凌迟之刑,可见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绝对是子虚乌有之事。

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以八百之兵“奉天靖难”,最后奇兵攻入应天,夺取了本该属于建文帝的江山。正因为江山来路不正,所以他在位期间,竭尽全力做一个好皇帝。五征蒙古,打的北寇俯首称臣。六下西洋,沟通中外友好往来,编撰《永乐大典》,疏通运河,营建北京等等,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永乐盛世”,他本人也被称为“永乐大帝”。

然而与之不太和谐的是,朱棣此人又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因而在靖难成功之时便杀了许多建文旧臣,甚至多达三万余旧臣家属被迁往奴儿干都司服苦役,这个情节在最近的热剧《大明风华》中也多有介绍。在他的手上发明了史上绝无仅有的“诛十族”和“瓜蔓抄”两个让人不寒而栗的词,这也成为他招黑的重要原因。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记载,朱棣嗜杀成性,曾一度诛杀后宫宫女三千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朝鲜史书的这篇记载不知从何得来,但就中国正史还是野史,此事都没有记载。在《世宗实录》记载中,朱棣曾两次血洗后宫。

第一次血洗后宫。

大约在永乐初年,朝鲜奉上美女权氏以事永乐帝,此女果然不同凡响,以绝美的容颜和过人的才华从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甚得朱棣宠爱,被加封为权贤妃,并掌六宫诸事。

永乐八年,永乐帝率军远征漠北,钦点了权贤妃以及一些宫女随军出征,但由于行军艰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权贤妃在大军凯越途中因为身体素质不佳竟然患病身亡。就在朱棣暗自神伤之际,宫中有人向朱棣密报:权贤妃是宫女吕氏下毒致死,并非染病而亡。

朱棣听后大怒,命内廷严查此案。吕氏被抓后大惊失色连喊冤枉,声称自己是被宫女贾吕冤枉,最后各说各的不是,案情难以断定。朱棣一气之下将随军出行的数百多宫女宦官全部诛杀,“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人”,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第二次血洗后宫。

权贤妃死后,后宫渐渐安定,在皇帝的后宫中,永远不会缺少美女,永乐末年,王贵妃又成为明成祖朱棣最宠爱的妃子,可惜红颜薄命,受宠不久后王贵妃便因病去世,朱棣又一次经历了丧妃之痛。

就在朱棣伤心之际,宫中传出了太监与宫女鱼氏结“菜户”的丑闻。这种事情从元代后宫中便有的现象,实际上不足为奇,但朱棣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后宫中的女人除了皇帝谁也不属于,谁也不能动。

于是命人捉拿宫女鱼氏及其菜户太监,二人听闻之下双双自尽,为了调查宫中这种丑闻还有多少,于是派人对结成菜户的宫女进行刑讯。宫女们纷纷受刑不过便开始互相攀咬,甚至有些宫女们说出了要谋害皇帝的话,朱棣震怒,于是便开始第二次血洗后宫的行动,最后“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皇帝皆“亲临剐之”。当时哭声震天,喊冤叫屈者无数,但朱棣“不以为戒,恣行诛戮,无异平日。”

以上就是两次血洗后宫,共有三千余宫女惨死,这就是李朝《世宗实录》记载的杀宫女之事。

仔细分析下来,朱棣杀宫女应属于子虚乌有之事,有杜撰之嫌疑。

首先,李朝《世宗实录》是朝鲜进贡的秀女韩氏乳母金黑所言,一家一言,不足为凭。

其次,在《沙哈鲁遣使中国记》记载永乐十九年,血洗后宫的时间朱棣并不在北京城,何来的血洗一说?

再次,据起居录记载,永乐帝时,宫女不过两千三百之数,拿什么凑这三千宫女?难不成要把妃子杀光不成?

最后,凌迟是一个大工程,一个人往往要剐三千多刀才会死,三千多宫女要剐多少天才能完成?朱棣没事干吗,尽看剐人了?

所以说,李朝的《太宗实录》实在作不得准,毕竟在中国其他史料中这都是没有过的事,就连野史中也无记载,可见朝鲜奉记载也只是道听途说罢了。

结语:朱棣之所以被人诟病,除了他皇位来路不正之外,的确杀人过甚,其“瓜蔓抄”前后经历十年之久,杀戮之惨,手段之狠,株连之广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后人评价其“当日文皇之暴,甚于嬴秦,奸党之株,烈于东汉”,可见其杀伐过烈,但就血洗宫女事件而言,就当一个故事看看罢了。

李景隆

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

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儿子朱允炆继位,成为建文帝。刚刚稳定江山的成祖朝廷,却暗流涌动。 建文帝登基的第一年,就开始对自己的叔叔们展开清洗。执行成祖这个残酷命令的,正是一个年轻将军——李景隆

这个眉清目秀、身长如玉的小将军李景隆,深得建文帝的信任,成为建文帝眼中最得力的心腹。李景隆果然没有让成祖失望,他出色完成了建文帝交给他的每一个任务。但历史上,李景隆却被后人戏称为“常败将军”。

到底这个看似出色的心腹,为何会一错再错,最终导致建文帝的失败呢?他到底是个“草包”,还是朱棣派来的“卧底”?

让我们回到那个动荡年代,通过历史的镜头,解开李景隆这个谜一般的人物。

李景隆:大明开国功臣之子的成长与历练

李文忠,是大明开国功臣之一。

他的母亲宋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姐,两人从小关系十分密切。

1350年,李文忠的母亲在瘟疫中去世,朱元璋无比悲伤。

不久,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带着年仅10岁的李文忠出逃避难。

经过14年的流离失所,父子两人终于在1364年寻获外甥朱元璋的下落。

当时正积蓄力量的朱元璋看到外甥李文忠出现,欣喜异常,将他视如己出,悉心教导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两年后,他在南京称帝,是为明太祖。

同年,他开始大封开国功臣,李文忠以追击元太子有功,被封为曹国公,位列当时六大公爵之一。

1384年,李文忠因病去世,年仅46岁,明太祖痛失心腹爱将,追封他为岐阳王,并亲自前往吊唁。

李文忠去世后,其子李景隆年仅16岁便袭封曹国公爵位。据《明史》记载,李景隆生得标致,举止温文尔雅,每次朝见都让明太祖赞叹不已。

1387年,明军北伐辽东,年轻的李景隆首次随军出征,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战后,明太祖安排李景隆护送降军南下,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可。

1389年,李景隆奉命跟随名将傅友德在湖广练兵,汲取战场经验。1392年,他随凉国公巡视陕西,原本准备迁都西安,但因太子朱标突然病故作罢。此后,李景隆回朝担任皇太孙朱允炆的太子太傅,负责教导东宫事务。

1398年,明太祖驾崩,李景隆被新帝朱允炆召回辅助朝政。此时的他已经在各地历练多年,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经验都足以担当大任。

李氏三代均获封公爵,李景隆作为大明功臣子弟,从小就承载着众人期待,在两代帝王的悉心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一个威武端方、深谋远虑的年轻将领

然而,命运的洪流难料...

老友相见挥兵戈,李帅惨败忙遁逃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举兵反叛,率军攻下通州、蓟州等地。建文帝朱允炆下旨以长兴侯耿炳文为帅,北上平叛。耿炳文兵败被困真定,朱允炆便以曹国公李景隆代之,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出征北平。

九月,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北上,围攻北平。李景隆分兵先取通州,断绝燕军外援,又在北平城下九门外筑营,完成包围。燕世子朱高炽固守城内,李景隆攻城数日,进展缓慢。

曾有李景隆麾下骁勇之将瞿能,率领百余名士兵,出其不意直插北平城张掖门,几乎攻下该门。但李景隆忌惮瞿能独立立功,立即下令收兵。两月余攻城无果。

十一月,朱棣率主力急袭北平,在郑村坝与李景隆决战。燕将张玉连破七营,朱高炽率城中军呼应,李景隆大败而退。

次年四月,李景隆重新出兵,与郭英、吴杰会师,再次进攻北平。

期间,李景隆渡江时,御赐玺书等跌落水中,大为不利。李景隆此番北伐,召集各路扬威名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曾随燕王多次北征的平安随征。

平安随征,对燕军作战极为了解。燕王朱棣虽忌惮平安随征,但仍放言必取其首级。

四月廿日,两军在白沟河边苏家桥对峙。朱棣渡河后,李景隆设下埋伏,燕军折损惨重。次日,朱棣改变策略,命张玉居中,朱能居左,陈亨居右渡河。

李景隆则命将领瞿能父子迂回袭击朱棣后军,平安随征掩护侧翼。激战中,瞿能几乎斩获燕王之首,平安随征亦勇战不退。

然而局势骤变,瞿能父子遭朱高煦杀死,平安随征也不敌朱能,被迫退兵。李景隆只得退回大营固守,又遭燕军火攻,大败而南奔。

此役,李景隆领兵十余万,屡次北伐,均告失败。燕王朱棣则以逸待劳,以少胜多,屡建奇功。

虽然李景隆布阵谨慎,多有进取,其麾下平安随征、瞿能父子等亦英勇善战,但终究不敌朱棣,只能南归待罪。

主帅无能赛赵括,将军开门迎燕王

当初力荐李景隆的黄子澄,现在痛心疾首,请求抹杀李景隆以谢天下。然而建文帝没有追究,反而再次派遣李景隆率军北上。李景隆到手的还是溃败,只得狼狈南返。明史说他“出师观望,怀二心”,大有失信于人。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兵临京师。建文帝仓皇失措,此时方孝孺等朝臣纷纷请诛李景隆以儆效尤。建文帝不但不问罪,还派李景隆出城求和。朱棣拒绝后,又使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军入城。建文帝出逃,靖难之役遂告终结

建文帝重用李景隆,却酿成惨败。李景隆接连战败,又在关键时刻倒戈,正如春秋时赵括般眼高手低。赵括之败导致赵国衰亡,李景隆亦使建文帝失去江山。

明史谓李景隆“主帅无能赛赵括,将军开门迎燕王”,不啻典故。方孝孺虽英明,终究难敌无能之将.

大势已去,叹息不已。

太宗捧杀李景隆

靖难之后,朱棣即位为明成祖,首先封赏的对象出人意料,竟是在战场上与之对峙四年之久的李景隆。

按理说,朱棣登基后应该优先封赏为他出生入死的武将们,但他在登基大典上却突然宣布,优先封赏李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还加封他太子太师等要职,增加俸禄一千石。

这一举动立刻引发了军中和朝中的强烈不满。燕军中的武将们大都出身低微,靠着战功才获得提拔,他们认为自己四年来日夜厮杀,血洒沙场,才打下了江山社稷,理应优先得到嘉奖。

没想到一个投降的敌将不仅站在了自己前面,还获得了更多的赏赐,这简直是对他们的侮辱。

朝中的文官们也对此颇有微词,他们不理解一个战功并不多的草包将军,凭什么可以排在首位领受封赏,而站在文臣之列的自己,辛勤朝夕处理政务,却要屈居其后。

此外,朱棣不仅优先封赏李景隆,每次召开朝议的时候,也命李景隆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作为开国第一功臣接受众人朝拜。这无疑更加重了军民对李景隆的不满与嫉恨。

就连朱棣的亲弟周王朱橚,也站出来弹劾李景隆贪污受贿、无礼无信。刑部尚书郑赐更严词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成国公朱能也加入弹劾行列,称李景隆暗中结党营私。

在各方压力下,朱棣不得不收回成命,罢免了李景隆的职务,但仍给他很高的俸禄,可以闲居在家。可即便如此,来自朝野的弹劾之声仍然没有停止。

以礼部尚书李至刚为首的文官更是接踵而至,向朱棣弹劾李景隆的种种罪状。指控内容五花八门,从李景隆在家中接受跪拜、无君臣之礼,到图谋不轨、暗中结党,无所不包。

这次朱棣大怒,剥夺了李景隆的爵位,将他软禁在家中。尽管如此,朱棣还是没有对李景隆下死手。为表明自己的清白与不满,李景隆曾绝食十日。

对此,历史学者分析认为,朱棣重用李景隆,实际上是一种权宜之计。在靖难中,朱棣虽两次击败李景隆,但也付出了巨大伤亡。

这样的血海深仇,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为化解敌对,朱棣选择表面提拔李景隆,实则想让他背负骂名,最后不得善终。

朱棣此举充分显示出他内心的复杂心理。一方面,他想通过手下留情来装出宽厚仁义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想借民间的舆论压力,让李景隆失势而终。这样既可表面上体现宽大为怀,又可秘密报复旧敌,一箭双雕。

尽管朱棣在重用李景隆上玩弄了些小聪明,但这也引发了军民的强烈不满,埋下了祸根。

李景隆虽不得善终,但朱棣的处心积虑也让他背负骂名,可谓害人害己。这一段历史充分体现出:

君主只有公正明智地使用人才,才能赢得人心民望,取得长治久安。

结语

李景隆在建文和永乐年间的种种遭遇,使我们很难简单地给他贴上“草包”或“卧底”的标签。

但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用黑白分明的眼光,而要充分考虑当时的背景。

历史往往充满着讽刺,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谨慎和审慎的态度。

tags: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