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先的孙子

孙继先的孙子

沿着湍急的大渡河逆流而上,7月27日,记者来到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顺着崎岖的山路向上爬行,站在马鞍山垭口,可远眺安顺场今貌,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天险的战斗,就发生在不远处的河边渡口。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河道陡峻,险滩密布,水流湍急。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正是在此地北渡未成,陷入清军重围而全军覆没。蒋介石在大渡河北岸重兵设防,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1935年5月24日,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中央红军先遣队红一团急行军到达距离安顺场不远的马鞍山。“爷爷把他们送到马鞍山那个垭口,把安顺场指给他们看,讲给他们听。”当年为红军带路的沙马马海孙子沙马瓦特告诉记者。

“在了解了安顺场敌情后,先遣队作出了部署。由红一团团长杨得志和一营营长孙继先带领一营作为夜袭安顺场的主力,红一团政委黎林带领二营去下游小水一带佯攻,三营留在原地掩护指挥机关。”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馆长周万任对记者说。

一营在快速夺取安顺场战斗的胜利后,随即开始了寻找渡船的任务。战斗打响时,小桥碉堡里的敌人慌忙乘上小船向对岸逃跑,恰好这时,红一营二连指导员黄守义正带着战士沿河搜索渡船,他们发现后,立即展开战斗夺得了渡船。

在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门外的安顺场渡口旧址,摆放着一艘当年强渡大渡河所用翘首木船的1:1比例复制品。纪念馆副馆长付婷婷介绍,这艘渡船长10.5米,宽2.3米,高2.2米,最多可搭乘30人渡河。当年,红军指战员为争得坐第一船的机会,还发生了一些故事。

全营战士都争着要坐第一船,怎么办呢?“唯一一艘渡船是二连找到的,权衡利弊后,谁找到船,就让谁去,所以其他两个连就没有争执了。”周万任说。在确认了由谁坐第一船后,孙继先在二连里选出了16名战士作为突击队员。据资料记载,当突击队员姓名宣布完毕后,一名战士从队伍里冲了出来,一边哭,一边嚷着:“我也去!我一定去!”最后这名叫陈万青的战士,成了第17名突击队员。这17名突击队员,便是日后被人们传唱的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

英雄的荣誉不仅属于红军指战员,也属于那些帮助红军摆渡的77名船工。“船在往对岸行驶的过程中左右摇摆,非常危险。用爷爷的话说就是,子弹从耳边嗖嗖飞过的声音听得特别清楚。”当年参与强渡大渡河船工帅仕高后人帅飞对记者说。

在这场载入史册的战斗中,共有9名船工壮烈牺牲,红军落水牺牲的也有20多人。宽达300余米的汹涌河水并没有阻挡住工农红军的脚步,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在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大渡河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大渡河防线奠定了基础

孙登的儿子

六十岁痛失爱子,孙权几近崩溃

公元241年春天,吴都建业(南京)。

这天天气不错,春寒料峭,阳光柔和,太初宫外柳丝飘逸,燕雀呢喃。六十岁高龄的孙权手里拿着零陵郡(湖南永州)郡长殷札的上书,眯着眼睛仔细地阅读。

殷札在书中阐述了曹魏内乱的现状,建议孙权倾举国之力御驾亲征,一举将魏国拿下。殷札认为,如果还像从前那样,只出动少数的部队,轻率地一击,跟本不能完成大事。因为那样轻描淡写的攻击,士兵们一看到势头不对,就会向后撤退。几次三番,人民疲惫,政府声威全无,军队力量枯竭,大业难以完成。

孙权费力地看完殷札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内心感叹殷札的忠君爱国之余,不禁为自己英雄迟暮而感慨。

孙权起身走到殿外,微微的寒风让他头脑激灵了一下:虽然自己已经垂垂老矣,但太子孙登,一定可以完成吴国的大业。他内心非常肯定这一点。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孙登、次子孙虑、三子孙和、四子孙霸、五子孙奋、六子孙休和最小的儿子孙亮。早在221年孙权为吴王时,就已经把孙登立为王太子。孙权为了让其成才,特意安排了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等诸多才识品德兼备的名臣作为他的宾客朋友。并且为他娶周瑜女儿为妃。

已经准备了大半年的攻魏大军,很快就会开往前线。孙权相信,这一次攻魏,孙登一定能学到更多战争之道。明年,他将可以代表自己率领吴国大军,一举荡平曹魏。

四月,孙权下令卫将军全琮进击淮南郡(安徽寿县)、威北将军诸葛恪进击六安、征北将军朱然进击樊城(湖北襄樊)、大将军诸葛瑾进击柤中(湖北南漳县东)。在饯行宴上,孙权指着各将领对孙登说,等他们凯旋归来,你就可以开始准备明年的总攻了。孙权的眼里闪着一片光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四路大军出发不久,孙权没有等来部队的凯旋,却等来了太子孙登病逝的噩耗。

他把所有人赶出殿外,自己一个人嚎啕大哭。九年前(232年)他20岁的二儿子孙虑去世了,今天他33岁的大儿子又走了,你让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如何止得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何况,这两个是他众多儿子中最优秀的。

尤其是太子孙登,是他的未来,是吴国的希望,他花了无数的心血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就这样撒手人寰,离他而去。孙权的悲恸,从此再没有停过,只要以提起或想起孙登,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流。

史书记载「孙权获悉震惊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诏书提到:“国丧明嫡,百姓何福!”」

孙登去世的消息传出来后,他曾经的属官、豫章太守谢景无法克制自己悲伤的心情,竟然擅自去参加了孙登的丧礼(地方官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不能擅自离开辖地)。并向孙权请罪,请求免去他的太守之职。孙权告诉他,你跟太子多年,和其他官员不同。同时又派亲近的使者去慰问他,并告诉他,豫章太守一职没有合适的人选,还是需要他来承担。

听闻噩耗,吴国上下举国悲痛。因为孙登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储君,是吴国最佳的继嗣人选。陈寿后来在其传末评道:“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德之美”。宋人叶适也指出:“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

孙登的死,是孙权的损失,也是孙吴百姓的损失,更是孙吴政权后来出现动荡的引子。

二十一年储君生涯毫无瑕疵,孙登被称为史上最佳太子

公元209年,讨虏将军孙权,包围合肥很久不能攻克。孙权于是率领轻装备骑兵,打算亲自突击。长史张纮劝阻说:“武器就是凶器,而战争十分危险。将军仗着一股锐气,轻视强大的敌人;大小三军,都为你担心。即令可以斩将拔旗,威震沙场,只不过一个将领的责任,不是统帅分内的事。但愿你压制孟贲、夏育(古代勇莽之士)的勇气,心怀霸主、王道的谋略。”

孙权听言,抑制了冲动。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张纮这番话,而是他的一位侧夫人马上就要生产了,也许这次生的是儿子也不一定。

孙权猜测是对的,这一年,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他给儿子取名“登”,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登峰造极。而孙登在成长过程中,确实没有辜负孙权对他的厚望。

  • 品质优秀

公元221年,孙登被立为太子。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人被选入东宫。他们陪着孙登研读诗书,孙登若外出,他们就跟着骑马射猎。孙权觉得作为未来之主的孙登应该熟悉近代史,于是就希望他能读《汉书》。并特意让张休去研究《汉书》很有名气的张昭那里学习,回来后再将所学传授给太子孙登。

孙登与这群大臣相处融洽,经常同乘一辆车,有时候因为听讲很晚,索性就跟这些人睡在了一起。这些人在一起俨然没有师徒、主仆之分。太傅张温跟孙权说,“中庶子这个官职和太子最亲近,他要在太子身边回答太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应当任用德行杰出的人”。孙权以为然,就任命陈表等人为中庶子。陈表他们和孙登熟悉了以后,孙登就废除了中庶子的一些繁文缛节。有一次,孙登把陈表按在自己所坐的凳子上,陈表觉得这样很不好,孙登笑道:“您的学问理应坐在我上头。”

不久,孙权迁都建业,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孙登镇守武昌,并让他兼任宫府留事。孙登时常出去打猎,本来应该走近道,但为了避开农民的庄稼,他宁可多走几里地。倘若在他打猎的地方有人种地,即使野兽横行,飞禽扑面,他也要换个地方,就是因为他不想打扰百姓种地。

中庶子陈表在世时,家中财物全部用来供养士人。等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孙登听说后,马上派人进行安置,然后出资亲自为她们选建屋宅。

  • 恭孝有道

孙登的母亲出身卑贱,而徐夫人对孙登从小就有养育之恩。后来徐夫人被废黜,住在吴郡,步夫人开始得宠。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与步骘同族,早年“以美丽得幸孙权,宠冠后庭”,且不妒忌,故久见爱待,意欲立为皇后,终因朝臣以徐夫人相抗而未成。步夫人对孙登经常有所赏赐,孙登只是恭敬地接受,从不推辞。徐夫人派人来赐给他的衣服,他必要沐浴之后才穿。孙权要立其为太子时,他却推辞道:“本立道才生,要立太子,应当先立王后。”

孙权笑道:“那么,王后,也就是你的母亲是谁?”

孙登回答:“母亲在吴郡。”

孙权不说话了,他本以为孙登会说是步夫人。徐夫人虽然被废黜了,但在孙登心里,一日为母,终身为母。其恭孝之道,在宫廷那样的环境下实在是难得。

当他的弟弟孙虑去世后,父亲孙权痛苦不堪,两天才吃一顿饭。孙登得知此事后,昼夜兼程赶到父亲所在地,对孙权说,“孙虑走了,这是命运。如今北方的土地还没有统一,四海之民都在翘首盼望得到解救。老天把这样的重担子交给父亲,可父亲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反而不思饮食,我真是为父亲忧虑不安。”

孙权这才开始大吃大喝起来,十几天后,孙权觉得自己没事了,就打发他回驻地。但他却恳求说,“儿子不能早晚向父亲请安,这就是不孝。陆逊在那里,难道父亲还不放心吗?我想再多陪父亲一段时间。”

孙权想了想,就把他留了下来。不久,孙权出征新城,让孙登留守,全面主持留守的政务。在此期间,因为诸多地方粮食欠收,盗贼滋生,孙登明确法令,从而防范了诸多想要趁势作乱的人。

  • 仁德遵法

有一次,孙登出外打猎,骑马飞驰时,忽然一颗弹丸从他耳边擦过。众人大惊失色,迅速将其围在中间,另外一批人找凶手。恰好有一人手提弹弓正在四处瞄准,这批人就把此人绑了拖来见孙登,此人已经是魂不附体。

证据似乎确凿,孙登的手下决定先将此人棒揍一顿,然后找棵树吊死他。孙登叫人找到了从耳边飞过的弹丸,又把那人所使用的弹丸放在一起比较,发现此人用的弹丸要远远小于那颗弹丸。于是,就把吓得魂不附体的人放了。

孙登手下的人说,即使不是此人所为,必有人要对殿下不利,还是杀一儆百的好。孙登却说,国家有国家的法度,如果我以太子的身份将此人处死,那么,我就是明知此人冤枉而滥杀。我不但犯了国家法度,还留下了骂名,一举两失,你们说,天下的百姓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想我和父皇呢?

还有一次,孙登起来想吐痰,但找不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个盛水金马盂。本来,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东西,贵重就贵重在它是太子的私人物品。经过侦察,孙登找出了那个盗窃的人,他的手下人还是给他出主意,先棒揍一顿,然后砍脑袋。孙登却只是很生气地将小偷责备了一番,然后让他滚蛋,并且告诉手下的人永远不要再提这件事。

在太子之位的二十多年里,孙登上得孙权之欢心,下被天下百姓爱戴,中与朝中大臣和睦相处,其治理国家之能力,在大情小事上皆闪耀着一个明君之光芒。品德无二,能力无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他将来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

可想不到的是,他居然那么早地就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众望所归的那个皇帝之位。他走的时候才三十三岁,正是一个人可创造辉煌的时候。

他死后谥为「宣太子」。最初葬于句容,设置园邑依法奉守,三年后改葬蒋陵。

二十一年太子,他留给了吴国上下无限的悲哀。也给孙权留下了一份临终上疏。

千字遗嘱,饱含孙登的无奈

孙登的《临终上疏》在他气绝之后才被送到孙权手里。整篇遗嘱充满着孙登对尘世对父亲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拳拳之心。

儿臣不孝不贤,毫无功德,所以被上天惩罚而缠上重病。自知生命微弱,恐怕很快就要离陛下而去了。儿臣并不惋惜自己,只是一想到将离开父母,身葬黄土,从此人鬼殊途,永远也不能再敬奉仰望宫禁,不能朝拜陛下王后,生前无益于国,死后还留给陛下深深的悲戚,故此悲凄郁结心头哽塞咽口。

儿臣听说生死有命,寿夭在天。周晋、颜回都是智勇双全的人才,尚且夭折,更何况是愚昧鄙陋的我,年寿已超过他们,活着为国家继嗣,死后还享有尊荣,活到今天,已经是上苍对儿臣不薄了,还有什么可悲叹遗憾的呢?

如今天下大事还没有定局,流窜的贼寇还没有处置,四海翘首以待,把命运系在陛下您身上。处境危险的人希望安全,处境动乱的人盼望治理。希望陛下能彻底忘掉儿臣,割舍普通百姓的情感,修炼黄老之术,专心保养精神,加进营养膳食,广开神圣英明的思虑,以确立万古不朽的功业,那么,整个天下的百姓很幸运地有了依赖,儿臣死而无憾了。

陛下不必为儿臣的死难过,皇子孙和仁义孝顺,聪明睿智,德行清明丰茂,应及早安排,从而让天下百姓有所希望。大臣诸葛恪才能出众,学识渊博,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器量足以承担佐助时政的职务。大臣张休、顾谭、谢景都很机敏,有见识,入朝可任为心腹之臣,出外可用作勇猛之将。

范慎、华融勇猛过人,气节雄壮,有国士之风;刁玄性情优柔且宽宏,并有道家风范;裴钦博闻强记,他的文采值得取用;蒋修、虞翻的志向气节都很分明。这些臣子里有的适宜任朝臣,有的可以任将帅,他们都通晓时政,熟悉法令,固守信用,坚持道义,具有威武不能屈的志向。这都是陛下日月般光辉照耀,给儿臣选置如此属官,使他们与儿臣一起共事,故此儿臣能详备地了解他们的情怀,敢于将他们的情况呈报给您。

儿臣深切地考虑到,现在境外多事,战争不止,我们应该勉励六军将士,以谋求进取。军队是以人为群众的,群众则以财货为宝贝。儿臣私下听说下面郡县有不少地方荒芜残败,百姓生活困苦,奸邪祸乱萌生,因此法令频繁增加,刑罚更加残忍。儿臣听说治理政事要顺从民意,法律政令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眼下确实有必要和将相大臣们仔细地选择合乎时宜的政策,广泛采纳众人的意见,对刑法加以宽缓、赋税加以减轻,适当地取消一些劳役,从而让百姓归心。

大臣陆逊对时政忠诚勤勉,献身忧国,尽心为公,有不谋私利的气节。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为国尽忠,通晓治国的体制。陛下可以让他们拿出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办法,除掉苛刻烦琐的政策,爱护养育兵马,安抚百姓。五到十年,必能让远方的人欢喜而来,近处的人更加尽心尽力。无刀兵之祸,统一天下便可指日可待。

有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中肯,不掺一丝虚假。所以,楚国公子贞临死前,留下遗言对时政提出告诫,君子认为他忠诚,儿臣岂能闭口无言?希望陛下能留意听取采纳我的意见,儿臣也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这是一份宝贵的政治遗嘱!

我们仔细读孙登的《临终上疏》,就会发现,他对整个国家的担忧是多么的沉重。他看到了自己国家的潜在危机,他看到了父亲处理一些事情的不正当方法。他对父亲的种种举措是多么的担心,他想用自己最后的话来唤醒父亲。

在他的遗嘱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臣子对国家的无限尽忠之情,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无限敬爱与温柔的告诫之意,是一个未来皇帝对自己不能承担大任的深深的忏悔。孙登用他那满腔热忱,委婉地指出了吴国潜在的问题,希望孙权能明白他的意思,采纳他的建议。

治国方略藏遗嘱,孙权视而不见

孙登留给孙权这份《临终上疏》,如果只看字里行间,大概无非是要孙权注意身体,并妥善安置好曾经在自己身边的大臣等等。我相信孙权在接近崩溃的精神状态下,读到的也就是这些信息。

然而,如果孙权能结合当时吴国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这份遗嘱其实是孙登对对时政的精彩剖析,以及他对孙权的种种举措的不认可。他委婉地对孙权提出了三大治国方略:

1、营造轻松舒适的政治环境,让众臣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孙权一度十分信任校事吕壹,任命其为“校事”,又给了他“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的权力,专拿江南豪族下手,且连尚书令顾雍、上大将军陆逊也被他们咬上了,可谓权势熏天。大臣与校事的矛盾,其实就是豪族同皇权矛盾的曲折体现。当吕壹因诬陷朱据被抓住罪证后,孙权即“亦觉悟,遂杀吕壹”以安慰大臣。但这件事情虽然结束了,却在诸多大臣心上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孙登在遗嘱中劝孙权修黄老之术,意思是想让父亲以无为来治理国家,很含蓄地表示了他对父亲因猜疑而利用吕壹乱杀功臣的不满与担忧。

2、广纳贤言,凡事多与臣僚多商量。在遗嘱中,他从弟弟孙和开始,列举了过去与他共事过的东宫属官,希望孙权能根据他们各自的才干,分别予以重用,继续信任他们,并特别恳请孙权凡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

3、减轻人民百姓的负担,让国家充满生机活力。孙登还在遗嘱中对于当时吴国的刑法严酷,徭役纷繁,建议孙权宽刑轻赋,以顺民意。

从上可以看出,孙登素来是关心时政并了解民情的,他临终时对父亲所上之言,可谓中规中矩,语重心长。实际上,孙登的遗嘱正是对孙吴政权所以存在的最好写照。

孙登一再强调要重视人才,这其实正是孙吴政权几番经营而拥有江东,与魏、蜀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根本所在。孙吴能屹立江东,固然有孙策和孙权二人的雄才大略,但如果我们细细阅读那段历史,就会发现,两个人的雄才大略固然是一个因素,有许多英雄豪杰的帮助才是他们得以成为东吴王者的最主要因素。

三国中,蜀国就是亡于没有人才。而吴国,一直都有许多英雄豪杰。

第一个就是周瑜,这个被崇拜诸葛亮的人称为心胸狭窄的人其实并非如此。孙权刚刚执掌东吴大权时,鲁肃打算返回北方。周瑜就劝他留下,并把他推荐给孙权说:“此人的才能适宜辅佐您图成大业,应当广泛搜求像他这样的人才,来成就功业。”

在临终时,周瑜又给孙权写信说:“鲁肃忠贞刚烈,遇事精心认真。如果让他来代替我,我就是死也放心了。”

这样,鲁肃在周瑜死后就接替了他的职位,掌握兵权。

寻阳令吕蒙本是一个武将,学识浅薄,后经孙权劝告,发奋读书,长进很快。文韬武略无所不知。鲁肃见到他说:“现在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阿蒙’了。我将拜见您的母亲,并且要和你结为金兰。”

这意思很明显,等鲁肃离开后,吕蒙就代替他执掌吴国的军事。

后来,吕蒙率军屯驻陆口,声称有疾病返回了京城,孙权问他:“谁可以代替您肩负重任呢?”

吕蒙回答:“年轻将领中陆逊深谋远虑,才能足以胜任重担。仔细地观察他谋划思虑,终究能够肩负大任,没有人可以超过他。”

于是,陆逊接替了吕蒙。

从周瑜到陆逊,吴国人才的接力棒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四个人被《容斋随笔》的作者宋人洪迈称为孙吴四杰,他们在其任上都对孙吴政权做出了贡献,让曹操、刘备十分忌惮。

孙登的遗嘱里让父亲善待自己所提到的那些人也正是从这四个人手里接过接力棒的杰出人物。

孙登在遗嘱里信心满满地说道:如果真能如此,那么十年之内,就会收到“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的效果。

然而,也许是失子的悲痛,也许是老年的昏聩,孙权终究辜负了太子孙登的临终期望。孙登陈述的这些并没有被孙权所采纳。在他死后,孙权的昏庸导致了孙吴政权的崩溃。

四招臭棋,东吴最终被孙权推向灭亡

1、立孙和为太子

公元242年,孙登去世第二年,孙权按照孙登的意思将另一个儿子孙和立为了太子。有人说,这不是孙登希望的吗?为什么说是臭棋呢?

孙和小时候就因母亲王氏得宠,很为孙权喜爱,十四岁时,孙权就为其安排宫廷禁卫,并找大臣传授其经传。孙和喜欢学习,对才学之士也很有礼貌,因而很受朝廷内外赞颂。

然而,孙和虽然优秀,但孙登比他更优秀,孙权眼里只有孙登。孙登才去世不久,孙权还没有淡忘他,于是孙权对孙和的期望总是参照孙登,这也就导致孙和无论怎么做,在孙权眼里总是有很多不足(孙权本就喜欢猜疑)。另外,孙登生前跟孙和关系就很好,人品也相似,孙登的从属很快就与孙和的势力合二为一了。

孙权本该待自己冷静之后,在把原太子的人马进行疏散,重新遴选新的东宫人员,与孙和深入沟通之后才立太子的。但他过于悲痛,觉得应该满足孙登的遗愿,于是早早就把孙和立为了太子。这也导致孙权下了第二着臭棋。

孙和其实也是很不错的。早在孙登还是太子之时,因为自己母亲被废黜和自己身体常常感到不适的关系,他常想让出太子之位来给孙和。只是孙权不答应,朝中但凡有点脑袋的大臣也不答应。因为无论从子嗣继承的传统还是孙登的品德能力来讲,他确实是做太子唯一人选。

现在孙登去世了,孙和的才能被凸显出来,于是受到了连失二子的孙权的加倍宠爱。正是基于此,他对孙和的培养绝不次于当初对孙登的培养。名儒阚泽就在这个时候出场了,他对太子孙和的教导可谓面面俱到,自己也是不遗余力:“教以书艺,好学下士,甚见称述。”

《吴书》上谈到孙和,说他“好文学,善骑射,承师涉学,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孙和被立为太子后,以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名士为侍从。

这样的一群人在太子周围,自然会让以前跟着孙登的那些人聚拢过来。在这些人看来,孙和有能力,有品德,和当初的太子孙登不相上下,况且其所立符合了儒家的立长原则。当两位太子的力量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让孙权不得不抽时间想上一想。

2、宠爱鲁王

如果说立孙和还算是一着比较正常的棋,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只能说孙权昏聩了。

大概也是出于对太子势力的忌惮,孙和被立为太子八个月后,孙权人为地为太子相争拉开了帷幕。

公元243年8月,孙权封四子孙霸为鲁王,本来封一个儿子为王没什么奇怪的。但孙权对这位鲁王宠爱备至,几乎比宠爱孙和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让朝中大臣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那些无法跟东宫接近的人,当然希望能拥戴鲁王取代孙和。而东宫的人当然会全力以赴地保住太子的地位。不久,宫里便传出了孙和与孙霸不和的消息。

孙权知道后,大为恼火,下令以后两人不允许见面。这下大臣们又摸不着头绪了。孙权是厌恶了东宫要镇压太子身边的势力吗?还是在暗示鲁王不要玩火?

孙权这个愚蠢的决定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因为在他的“帮助”下,孙霸的势力已经和孙和旗鼓相当了。两个人的斗争逐渐明显化,朝中大臣们自然也分成了两派。从而形成了太子党与鲁王党两大阵营,相互倾轧。

孙权这人命长,孙和与孙霸斗了八年,他居然还没有死。只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大臣也正是看着孙权年高,保不准哪天突然就驾崩了,所以越加卖力地明争暗斗。朝政一时间乌烟瘴气。

3、打压孙和

双方的互相倾轧让孙权感觉到了朝堂危机。一次,他对亲信说:“兄弟不和睦,臣下又分成两派,事情不太好,万一发展到当初袁氏那样兄弟相杀,就不好收拾了。”

孙权决定,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解决这个问题。她首先对支持太子孙和的朝臣进行谴责、流放甚至诛杀,接着就对付孙霸集团中的大臣们进行清算。在经过了血腥屠戮后,两党斗争才算告一段落。

然而,政治斗争关系到身家性命,双方怎么恪能偃旗息鼓呢?在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双方再次撕扯了起来,吃相十分难看!

4、立孙亮为太子

公元250年,孙权眼看自己大限将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废黜了太子孙和,同时赐死鲁王孙霸。七个儿子又少了两个。

同年,孙权改立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史评:孙权立此幼子当国,可谓老耋昏聩矣)。

要知道,当时他剩下的几个儿子里还有五子孙奋和六子孙休,他却立了愚蠢与否还不得而知的孙亮。两年后(252年),孙权终于归西,继位后的孙亮才十岁,这个小皇帝最终把孙吴政权拖进了万丈深渊。

公元253年,因有传言诸葛恪欲迎立孙和为帝,卫将军孙峻收缴孙和南阳王玺绶并赐死。而后,孙峻与孙亮暗中合谋,于酒席上杀死了诸葛恪。孙峻死后,由从弟孙綝接掌权力。

公元256年,孙亮14岁,很想自己做点事,不想被孙綝控制。

公元258年,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

公元260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他将返回建业复辟;孙亮再被贬为候官(福建省闽侯县)侯,孙亮丧命于押送途中。据《吴录》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有人说是被景帝派人毒死的,终年18岁。

后记

孙权的七个儿子,其中两个是病死的,两个是被他杀的。这四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而最优秀的孙登之死对整个事件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他不死,后面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孙登在太子之位上长达二十一年,从未做出任何让孙权怀疑的事情来。孙权以后绝对不会废黜孙登。况且,孙登曾让过太子位,这让孙权更不会怀疑孙登有贰心。

孙登死后,围绕着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嗣所展开的斗争,其持续时间之长、卷入人数之多、相互残害之烈、危害之重,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孙权虽然暂时以断然之手段平息了“二宫之争”,但其遗患已成。

假使孙权早点把政权交给孙登,三国的历史很有可能就要改写。

专栏

精读春秋:范蠡等12个智者的论述

作者:知行史话

9.9币

9人已购

查看

tags: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