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集体出动时整整齐齐

蝗虫集体出动时整整齐齐

1.首先,要找到很多麦秆,剪掉麦杆上的麦穗和叶子,将麦秆剪成20厘米长,整整齐齐码在一起,把麦秆放水里泡软,泡到用手折不断裂为止。

2.找来两根小木棍,十字交叉,从十字骨架中间开始,拿左手压住,右手用来绕麦秆,沿相同方向,依次在木棍上缠绕一圈,再顺势去缠下一根。就这样绕,这是打底,绕!一直继续,一根麦秆用完把下一根拼接上继续绕。

3.打底过程注意保持小木棍是垂直平分的,在快绕满时四个端头都夹一根麦秆延伸出去,绕满时用延伸的麦秆一根压一根继续缠绕,注意力度,麦秆间隙要小。麦秆一圈一圈从十字骨架中间蔓延开来,像极了石子扔进平静的水面荡起的波纹。等编到差不多手掌大小,蚂蚱笼子的底就做好了。

4、接下来要完成笼身的编制。在笼底骨架四个顶端各固定一根麦秆,还是用原先的方法,用麦秆沿垂直方向一圈一圈编制笼身,直到这个宝塔螺旋形的笼笼一直到顶。

最后,随便找个麦秆缝隙扒开一点把蚂蚱放进去就行了,给蚂蚱喂啥?黄瓜瓤最好,美味营养还补充水份;还有灰灰草,蚂蚱也吃。

蝗虫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分节现象

要点动物的类群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其分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1.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单细胞)、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水母珊瑚虫海蜇等。

(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绦虫等。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

(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沙蚕蚯蚓等。蚯蚓身体前端有环带,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依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运动

(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如石鳖蜗牛章鱼河蚌等。

(6)节肢动物(最大的动物类群):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蝗虫蜘蛛蜈蚣蚂蚁等。蝗虫腹部有气管,是气体交换的部位;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2.脊椎动物: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1)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躯干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如海马、带鱼等。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3)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如蛇、蜥蜴、龟、鳖、鳄鱼等。

(4)鸟:体表覆;前肢变为;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5)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

骨骼薄、轻、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具有发达的龙骨突,增大了胸肌的附着面积。

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不储存粪便。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气囊不进行气体交换)

⑦心脏占身体的比重大,心跳频率快。

(6)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3.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

(1)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鸟和哺乳动物

要点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1)骨骼肌

①结构: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②特性: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它只能收缩牵拉骨,不能推开骨,故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要两组

(2)关节(如图)

2.运动的产生

(1)过程: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2)屈肘与伸肘(如图)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3)当手臂竖直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当手臂自然竖直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4)在运动中,骨骼肌提供动力,关节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

3.运动的协调: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

要点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常伴随动物一生。如飞蛾扑火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鸟的迁徙等。

(2)学习行为

①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暂时的,可建立或消退。如鹦鹉学舌大山雀喝牛奶小鼠走迷宫等。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2.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①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应用:提取或人工合成蝶蛾类昆虫的性外激素,用于诱杀害虫。

要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

2.动物是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要点细菌

1.发现者:列文虎克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主要特征

(1)形态大小: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结构(如图)

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部分细菌还有特殊结构:鞭毛荚膜

(3)营养方式:细菌没有叶绿体,绝大多数异养,少数自养(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

(4)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3.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要点真菌

1.形态大小: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青霉等),还有大型的(如蘑菇、木耳、灵芝等)。

2.结构(如图):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生殖方式:主要为孢子生殖

4.营养方式:真菌细胞内无叶绿体异养

要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寄生的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如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3.与动植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能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人肠道内的益生菌与人共生。

要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发酵技术的原理:细菌或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不同的物质。

(2)制作发酵食品的一般步骤:灭菌(消除杂菌)→接种(活的菌种)→密封→发酵。

(3)实例

①酸奶的制作原理: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将牛奶中的糖类分解成乳酸。

②酿酒或制作馒头的原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泡菜——乳酸菌;酱油、豆腐乳、面酱——霉菌(曲霉);食醋——醋酸菌等。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1)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2)食品保存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3)食品保存的方法:①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脱水法(晒制、腌制等);②低温抑菌——冷藏法、冷冻法;③高温灭菌——巴氏消毒法等。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1)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抗生素

(2)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物,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3)转基因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内,通过转入基因在生物体内的表达,来改变生物的性状。

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要点病毒

1.观察仪器:电子显微镜

2.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3.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如图)

(2)营养方式:寄生,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3)繁殖: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4.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利:制造用于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上的应用等。

(2)有害:使人患病,如艾滋病乙肝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等。

tags: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