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异事

忒伊亚

2023-03-21 奇闻异事 418 作者:网友投稿

忒伊亚

最近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疑惑:


月球的年龄只有是20.3亿岁?之前不是说跟地球差不多大么?还有消息说“中国科学家为月球延寿8亿年”,又是怎么回事?

正确说法应该是 ↓↓↓

20.3亿年其实是中国科学家测定的嫦娥五号采集到的月壤样品的年龄,而不是月球的实际年龄。

月球的年龄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解释:月球与地球一样诞生于大约45亿年前,但地球至今还“活着”,月球却在大约20亿年前“死了”,某些媒体宣传的所谓月球的“年龄”,其实是它“死亡”时距今的年龄。

判断星球死亡与否的证据在于星球上是否还有大规模岩浆活动,而所谓“延寿”是指中国科学家证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约8亿年,这一点央视在其去年的报道中其实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下面,我们来给大家详细讲讲,人们究竟是怎么知道月球年龄的。


1

故事,从太阳系形成讲起


要讲到月球的起源,就不得不先提到太阳系以及地球的形成过程。

45.72亿年前,我们的太阳系还并不是一个恒星系,它只是一团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太阳系原始星云。在种种原因下,太阳系原始星云向内部坍缩从而变小变密,同时它的形态也从球状星云变成了扁平的盘状星云。

在星云盘的中央,99.9%的星云物质都汇聚在了一起,给这里带来了极高的压力和温度,由此导致氢原子之间发生核聚变反应,这种反应会源源不断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加热周边更多的氢原子让它们也开始参与到核聚变中。于是星云的中央被“点燃”了——太阳由此而形成。

在太阳形成后,剩余的星云物质中的绝大部分继续围绕着太阳运动,形成了原行星盘。这些小颗粒物质相互碰撞,从小颗粒长到大颗粒,然后从大颗粒变成更大的星子,然后继续碰撞,变得更大,形成了行星胎。由于太阳温度造成的物质分选(离太阳越近,越耐热,离太阳越远,越不耐热),所以在太阳系内部形成的都是岩质行星,太阳系外部都是气态巨行星和冰巨星。

但是这第一批岩质行星并不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水金地火等行星,而是一些非常大的“超级地球”。它们在离太阳很近的地方快速公转;与此同时,在太阳系外侧,大约3.5天文单位的地方是“冰线”,冰线之外存在着大量冰星子,原始的气态巨行星们就以冰星子作为原材料而迅猛生长。

在冰线内侧,冰星子受热无法存在,其融化后的气体则被驱赶到了冰线附近,这里处于从气体变成冰的过渡带。最初的木星就形成于冰线附近,它不仅有大量冰星子作为原料,还能吸附冰线附近的丰富气体,从而能够迅速增长,这让它很快变成了太阳系中的巨无霸。

不过由于太阳本身存在的巨大引力,整个太阳系的气体都会被太阳吸引而向其掉落,其中就有木星。由于木星的庞大质量,它在向内太阳系迁徙的时候,就如同一个推土机,扰乱了太阳系内星子的运动轨迹,也让这里星子密度大增。

原本存在的超级地球因此被大量星子及尘埃包裹,就好像一脚踩进泥团中,也很快减速——减速的结果就是轨道降低并先后被太阳吞噬,根据计算,这些超级地球可能在数十万年间就消失殆尽了。

而与此同时,迁徙中的木星和土星则奇妙地达到了共振的状态——由于土星个头小,因此虽然木星率先迁徙,但土星很快赶到了附近,并在1.5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大约现在火星的位置)达到了2:1的轨道共振位置:木星每绕太阳2圈,土星正好绕太阳1圈(也有人认为是3:2)。

这种引力共振扭转了它们向内迁徙的脚步,并开始重新向外迁徙。不过它们向内和向外迁徙的过程扰动了原本星子的运动,导致大量冰星子和岩石星子混合在一起,当超级地球们消失后,这些星子很快碰撞,开始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内太阳系的各大岩质行星。而由于木星曾经在火星轨道上呆过,导致轨道上星子大量减少,因此火星的质量非常小,只有0.107个地球质量。

在火星轨道之外的小行星带处也是如此,只不过这里的物质更少一点,因此完全无法形成行星,只能保留着数十亿年前的模样。同时,由于木星驱动了星子向内太阳系的运动,导致在1个天文单位处形成星子密集区,这些星子最终就形成了金星和地球,并在更内部的地方形成了水星,太阳系的雏形就此形成。(这就是太阳系形成理论中的大迁徙假说)。

总之,我们可以想象到,在太阳系形成之初是极为混乱的,这种混乱带来的结构就是无数的碰撞。在最初的太阳系内可能存在许多行星胎,它们在相邻的轨道上运转,相互碰撞,最后只留下最大的那些独占了相邻的轨道。

2

地月系统的起源——大碰撞


地球形成之初,必然是如同地狱一般的景象:碰撞导致了地面熔融,大部分区域都变成岩浆,还有源源不断的各种大小行星撞入地球。

在这些行星中,就有一颗如同现在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相撞,科学家们称之为忒伊亚(Theia)。碰撞让地球的地幔直接被撕裂,碰撞点附近的温度最高可能超过15 000K,这让其附近的岩石直接变成了蒸汽,也让地球外部1000Km厚的岩层完全变成了熔融的岩浆。

忒伊亚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它的金属核几乎完全被地球“吃”掉,融合进了地球的地核中,它的地幔也几乎都变成蒸汽或者是岩浆与地球的地幔交织融合在一起。

另外,从地球和忒伊亚身上都崩飞出大量的碎屑物质,形成了一个碎屑盘围绕新生的地球旋转。它们很快就再次因为碰撞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星球,有些科学家的模拟结果表明,这个速度可能只有一年左右。

这个星球就是我们的卫星——月球。这就是目前科学界对月球形成原因的主流看法:认为月球几乎与地球同时形成,且与地球同源。

3

大碰撞,有证据吗?


科学家们是怎么知道些故事的呢?是岩石告诉他们的。

在上个世纪,美苏都发射了大量探测器,取回了月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岩石样本。岩石给了我们的第一个,也是主要的证据:地球和月球岩石中氧同位素的相似性。

在自然界中,氧元素存在3种能够稳定存在的同位素:氧-16、氧-17、氧-18。它们的原子核内中子数量有差异,因此造成了它们相对原子质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质量上的差异,使得这三种同位素在相同温度下的的热力学性质是不一样的。

我们简单理解就是,在相同温度之下,相对原子质量越轻,越容易挥发,相对原子质量越重就越难以挥发。

所以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氧-17与氧-18的比例看作是1的话,那么比地球更靠近太阳的地方,由于氧-17更容易挥发,所以其氧-17与氧-18的比例应该就是小于1的,而比地球更远离太阳的地方,比如火星,其氧-17与氧-18的比例就应该大于1。

科学家们就利用氧-17和氧-18这两种氧同位素的比例研究了太阳系内各大行星的情况,发现各大行星的氧同位素比例结果正与此理论符合。但是在研究地球和月球的岩石样本时,却发现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中含有相同的氧-17和氧-18含量。

除了氧同位素的证据之外,还有科学家对铬同位素、钛同位素等都进行了分析,发现地月岩石中这些同位素的特征也都是相同的。这要么说明地球和月球起源于相同的轨道上,要么就说明确实存在一次大碰撞,在大碰撞中两个星球的物质发生了非常均匀的混合。

来自岩石的证据还包括地月岩石中化学元素成分的差异。月球的岩石中缺乏诸如铷、铅、铋、砷、汞这样的挥发性元素,和金、银、镍等亲铁元素,但是却相对富集一些难熔的元素,比如钴、铬、稀土元素等。这这些证据也支持了大碰撞理论:挥发性元素因为碰撞时候的高温而挥发了,铁以及亲铁的元素在碰撞中融入了地球,只有难熔的元素保留了下来。

此外,对月球磁场的探测结果也表明月球内部的金属核异常的小,半径可能在250~430Km之间,仅占月球质量的1%~3%,与之相比,地核占地球质量的33%。这也与岩石的化学成分中缺乏铁以及亲铁元素是一致的,都支持了大碰撞理论。另外还有非常多的研究也都支持了大碰撞理论,在此不一一赘述。

4

How old are you?也要问岩石


而对太阳系、地球、月球年龄的确定也是依靠岩石。只要找到太阳系、地球以及月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或矿物),我们就能通过同位素测年法等方法确定它们的年龄。

对太阳系来说,最古老的岩石来自小行星带。

许多来自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就已经形成,而且在往后的数十亿年中未经大的改变,因此还保留着诞生时候的模样,它们坠入地面就形成了陨石,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陨石,就能对太阳系进行“考古”,还原出那段发生在数十亿年前的故事来。

对地球来说,要在地球上寻找到与地球诞生同时形成的物质非常困难,因为地球地表非常活跃,地表的岩石往往会经历过风化、沉积、深埋、变成岩浆的多次循环,所以岩石的年龄往往比地球本身的要年轻一些。

不过我们也能依靠这些物质来框定地球年龄的下限。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岩石年龄为42.8亿年,来自加拿大。而目前地球上发现最古老的矿物为发现于澳大利亚杰克山的锆石,其年龄为44.04亿年。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地球的年龄要大于44亿年。(目前估计的地球年龄实际上为45.4亿年左右,由于地球年龄的确定很复杂,本文不详述)。

对于月球,我们也要寻找到月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才能判定其大致的年龄。所以科学家们向月球各个区域都发射了探测器,希望带回月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根据已经有的资料,在这之中,月球最古老的岩石来自阿波罗计划中带回来的样本,其年龄足有45亿年。

那么如何判断月球死亡年龄呢?很简单,采集月球上最年轻的岩浆岩,然后测定其年龄,这就是月球的死亡时间。上个世纪以来,美苏向月球发射了数十次成功着陆的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采集到的岩石样本大多在30亿年以上,当时科学家根据这些样本得出结论:“月球在大约30亿年前就‘死亡’了”。

在中国的探月计划中,嫦娥五号任务本身就不是为了探索月球年龄的,而是为了探索月球最新的岩浆活动的。如果说阿波罗等计划,寻找月球最早岩石是探索了月球诞生的时间,那么嫦娥五号,实际上寻找的是月球的“死亡”时间,以及月球死亡后月表物质随时间的演化情况的,这就相当于填补了之前对月研究的空白。

这也是为什么嫦娥五号的着陆区压根就不在月球最古老的区域,而是推测的最年轻的区域(月海玄武岩区域)的原因。

忒伊亚行星去哪了

在研究月球起源的过程中,有观点认为,月球的诞生,是地球和太阳系中另一颗已经消失了的行星——忒伊亚相撞所导致的,不过,因为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在太阳系之中找到有关于忒伊亚存在过的线索和痕迹,这也让这观点一直都是一个假说。

不过,如今伴随着新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有趣又大胆的想法:忒伊亚可能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隐藏在地球内部,更加直白一点来说,它可能和地球融为一体了。


忒伊亚可能深埋在地球内部

在位于非洲和太平洋的地球内部,研究者发现一只存在着一股巨大的能量,似乎有一个巨大又神秘的密集岩石块,存在于地幔的最底层。

研究者认为,或许地球上很多异常情况,都是有这股神秘的能量导致的,比方说如今地球的磁场正在变弱,以及南大西洋也经常出现异常。

特别是,为何地球内部的地幔中,会有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完整的庞然大物呢?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们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地球诞生后不久,这个庞然大物就已经存在了,于是,有研究者提出了这个想法:这个庞然大物就是忒伊亚。


忒伊亚到底是什么?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太阳系诞生之初,太阳系的行星数量是有上百颗的,这意味着,当时各个行星的轨道是非常混乱的,包括地球在内,可能也并不在今天的位置上。

而忒伊亚,就是其中一颗,研究认为,它应该是一颗大小和火星差不多的类地行星,它的轨道和地球非常接近,最终在45亿年前,忒伊亚撞上了地球,一部分碎片进入到太空中变成了月球,而其余的碎片,却一直都没有被发现。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忒伊亚的下落,因为如果这场45亿年前的大碰撞真的发生了,意味着忒伊亚的碎片,一定还在地球的周围,但是奇怪的是,地球周围自始至终,却只有月球这一颗卫星,包括其它的近地小行星,也都和忒伊亚一点关系没有。

所以,研究者认为,如果忒伊亚在和地球相撞后,一部分融入到地球内部,另一部分和地球的少量碎片一起,进入到太空变成了月球,那么,答案或许就解释通了,这也意味着,如今我们生活的地球,并不是最早的那个地球,而是地球和忒伊亚的混合体。


忒伊亚猜想或可解释很多问题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科学家们一直对地球内部存在着庞然大物,以及局部异常感到不解,如果从这个庞然大物是忒伊亚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解释了,比方说因为忒伊亚的密度本身要比地球高很多,所以,才会导致地球内部存在着巨大的热化学堆,导致异常情况的发生。

或者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地球上如今出现的很多异常情况,比方说磁场减弱,事实上都是45亿年前那场撞击的“后遗症”。

此外,通过建模分析,研究者也发现忒伊亚和地球发生撞击后,的确可以融入到地球内部,那么,会不会是忒伊亚的撞击,才导致地球出现了可怕的冥古宙时期呢?


什么是地球冥古宙时期?

研究认为,从地球诞生后开始,一直到大约38亿年之前,这段期间,一直都是地球冥古宙时期,也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可怕的一段“黑暗史”。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研究发现,冥古宙时期的地球,不仅到处都是熔岩,而且温度高得吓人,整个地球可以说犹如“炼狱一般”,一直到大约41亿年前,这种情况才开始逐渐好转,当然,从41亿年前开始,一直到38亿年前结束,地球在冥古宙后期,也迎来了一场小行星和彗星的“大轰炸”,之后,地球才渐渐变得宜居。


过去,研究者一直对地球冥古宙时期的发生机制好奇,毕竟,通过对火星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火星诞生后不久就已经是宜居期了,那么,明明地球所处的位置更优越,为何地球却足足等了7-8亿年的时间呢?

按照有关于忒伊亚的猜想,或许是因为它和地球撞击后导致的,毕竟两颗行星相撞的场面是非常惨烈的,也幸亏地球的个头更大一点,否则,最终被毁掉的,就会是地球了,你认为呢?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